搜索到1710篇“ 人格精神“的相关文章
苏轼人格精神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025年
互联网时代运用建立在西方经济、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进行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需要。苏轼坎坷人生以及其作品彰显出的人格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定人生目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培养坚韧意志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充分挖掘苏轼人格精神积极元素,将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塑当代大学生乐观向上、理性平和、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孙红岩辛向付天宇彭至汉姜云耀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的人格精神”锻造路径探索
2024年
“马克思的人格精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丰富性,是涵育新时代好青年的宝贵资源,为青年成长提供了思想指引和价值遵循。在培养时代青年过程中,要深刻领悟“马克思的人格精神”的内涵价值,把握“马克思的人格精神”的时代意蕴,在此基础之上发挥马克思的人格精神指引作用,引导青年孕育理想,适应社会需要;敢于担当,把握发展机遇;不怕吃苦,克服困难阻挠;坚持奋斗,稳立时代潮头,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自觉践行者、坚定捍卫者。
郝霞熊韵波
关键词:担当
生态学的批评实践文/刘道阳——鲁枢元对陶渊明和蒲松龄人格精神的生态阐释生态文化视域下精神
2023年
从10年前的《陶渊明的幽灵》到近作《天地之中说聊斋》,知名生态学者鲁枢元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从中华传统文化资源里开掘生态批评的空间,不同于以往的研究仅把陶渊明和蒲松龄视作文学家来分析,鲁枢元在生态美学的视域下发现了两位古人的人格中存在着与现代和后现代相照应的精神品质,这为我们当下建构良好的精神生态提供了指向与参考。何为“精神生态”?
刘道阳
关键词:精神生态生态批评陶渊明人格精神文化视域
冼星海海外生涯与其人格精神形成的关系研究
2023年
冼星海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一位具有时代意义的音乐家,其人格精神的形成与其独特的海外生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加坡、法国、苏联三个国家共20年的海外生活既推动了冼星海音乐道路的前行与发展,也造就了其劳动人民的生活底色,中西兼修的人文底蕴,国际化的艺术基调,坚韧刚毅的精神品格和个人价值的不断追求,这些共同构成了冼星海独特的人格精神
祁斌斌
关键词:冼星海人格精神多元文化
以“马克思的人格精神”涵育新时代好青年论析被引量:1
2023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了新时代好青年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重要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新时代好青年的标准,为培养什么样的时代青年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培养新时代好青年,要注重从伟大历史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马克思在为人类求解放的过程中展现出的伟大人格精神,是涵育新时代好青年要用好的宝贵资源:弘扬马克思为全人类幸福而工作的精神,指引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忘我牺牲的精神,引领新时代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弘扬马克思不畏艰辛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激发新时代青年养成能吃苦的品质;弘扬马克思心无旁骛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精神,启发新时代青年书写奋斗人生。
贾慧
关键词:人格精神
在史诗化追求中形塑现代英雄人格精神——长篇小说《红日》再解读被引量:1
2023年
《红日》以宏大叙事的史诗化追求和现代英雄人格精神的形塑与坚守独异于当代文坛,不仅熔铸着作家吴强的政治忠诚和艺术真诚,而且体现了他高远的价值理想和深沉的家国情怀。“红日”作为一种精神象征照耀着沂蒙大地,不断丰富着既具传统文化底蕴又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沂蒙精神,日益充实着山东乃至全国的红色基因图谱的建构。《红日》的成功不仅在于它以宏大叙事结构再现了一支英勇的人民军队辗转千里、驰骋疆场的征战过程,还在于它形塑了一种现代英雄人格精神,使小说成为以英雄为核心形象的一曲英雄主义颂歌。
陈夫龙
关键词:《红日》
梦幻情结、儒道互补与“士”人的心性人格——兼论《九云梦》作者的人格精神
朝鲜李朝著名小说家金万重(1637—1692)的长篇小说《九云梦》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富贵与幻灭之梦:作品主人公衡山莲花峰六观大师的大弟子性真,与卫真君娘娘属下八仙女一见而动凡心,九人一起遭贬,谪于尘世。性真投胎人世,而为儒...
孙敏强
中国书法艺术中哲学思想及人格精神的体现
2023年
我国的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标志,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书法艺术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书法家的人格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时期,要促进书法艺术的传承,就要加 强对书法艺 术 的 研究,探究其中蕴含着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陈小昌
贬谪生涯与苏轼的人格精神及其文学创作被引量:1
2022年
十余年的贬谪生涯改变了苏轼的生活环境,使他离政治中心越来越远,生活条件也越来越艰苦。然而,他在此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却始终洋溢着超迈旷达的主旋律,其思想心态也逐渐成熟稳定,形成了独特的人格精神。在政治上,他消解了仕与隐的矛盾,无论为官或是为民,都可以关注现实,积极进取,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交友上,他消解了政敌与友朋的矛盾,以赤诚之心看待芸芸众生,把关注的焦点指向了自我内心的豁达与超然。在生命上,他消解了生与死的矛盾,把生命的长度延续到“来世”,用“人生如寄”来超脱尘世间的苦厄。从某种程度来说,贬谪生涯不仅把苏轼推上了宋代文学的巅峰,也让他与屈子、渊明、子美一起,被世人誉为学术之外的人格大家。千百年来,饱经忧患的人多能在此找到精神的旨归和人格的参照。
马雪莲
关键词:贬谪人格精神文学创作
以道自任与以道自重——易学影响下的宋代士人人格精神
2022年
儒家经典的功能之一是成就君子人格,易学是宋代显学,宋代士人既从易学的研读中汲取人生智慧形成君子人格,同时在易学阐释中表达他们对于君子人格的认识。宋人极具张力的君子人格是刚柔并济,而又以刚为主。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倡导“以道自任”的敢于担当的责任人格,而又不乏“不事王侯”的自由人格;强调“以道自重”的人格独立,而又一定程度上无法摆脱“得君行道”的现实依附性。这些与易学的研读与阐释具有一定的关联。
程刚
关键词:宋代

相关作者

姜剑云
作品数:87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谢灵运 人格精神 交游 文学精神 山水诗
袁济喜
作品数:220被引量:34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批评 六朝 《文心雕龙》 中国美学 南朝
杨席宇
作品数:15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人格精神 双向互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 化育
宁稼雨
作品数:219被引量:347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世说新语》 学术 魏晋名士 故事类型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
林浣芬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周恩来 人格精神 中华传统道德 一国两制 高度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