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5篇“ 人工耳蜗技术“的相关文章
- 人工耳蜗技术:过去、现在与未来被引量:9
- 2021年
- 人工耳蜗技术可以帮助绝大多数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力,此项技术最早始于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Alessandro Volta发现电刺激正常耳可以产生听觉.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技术发展的方向包括单通道和多通道技术,1979年北京协和医院单通道人工耳蜗研制成功,1980年完成了国内第一例人工耳蜗植入术,1995年5月,完成国内第一例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出现声电联合刺激人工耳蜗、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机器人辅助人工耳蜗植入等,2012年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首次植入声电联合刺激人工耳蜗,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研究也位于国内前列.随着手术成功经验越来越多,人工耳蜗适应症逐渐放宽,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首次研发成功术前电刺激听觉诱发电位技术,大量疑难复杂病例成功植入人工耳蜗.国内外也积极开展单侧耳聋的人工耳蜗植入、神经性耳鸣的人工耳蜗植入应用研究以及机器人辅助下人工耳蜗植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于2020年报道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人工耳蜗植入.同时光学人工耳蜗的研究也进入实验阶段.本文综述了人工耳蜗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史、目前技术拓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人工耳蜗的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 王斌杨华陈晓巍曹克利高志强
- 关键词:人工耳蜗
- 老年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及原则被引量:4
- 2018年
- 近年来,人工耳蜗技术开始运用于老年性聋患者的治疗,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由此产生的一些新的伦理问题。总结目前老年性聋患者在采用人工耳蜗技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医学伦理学问题,同时运用伦理学基本原则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旨在说明医学伦理学在规范人工耳蜗技术在老年性聋患者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促进人工耳蜗技术得到合理、有序的发展。
- 刘丹蔡燕琴刘志标
- 关键词:老年性聋人工耳蜗技术医学伦理
- 人工耳蜗技术临床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听力障碍人士恢复听力和言语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经过40多年的发展,30多万重度耳聋患者因人工耳蜗植入的成功告别了无声世界。精准的术前评估可以挽救绝望的患者,避免无效手术。高超的手术技巧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未来更为先进的人工耳蜗技术,将为更多的人群带来更完美的听觉解决方案。
- 王斌曹克利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手术技巧康复
- 诺尔康人工耳蜗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前景被引量:2
- 2015年
- 人工耳蜗是目前应用最成功的神经植入假体技术,世界范围内已有30余万重度以上听障患者通过人工耳蜗植入重获听觉功能。但是相对于庞大的耳聋人口基数,仅有少部分候选人群获得了人工耳蜗植入的机会,人工耳蜗价格昂贵是原因之一。30年来中国也一直在研发人工耳蜗产品,但一直未广泛用于临床。直到近年一种新型的26电极诺尔康人工耳蜗研发成功,在全国5家医院完成了临床验证并取得较满意效果,2011年通过了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审批,2012年获得了欧盟CE认证。诺尔康人工耳蜗的成功研发和应用,降低了人工耳蜗植入的费用,并有望推动人工耳蜗在世界其它国家的广泛应用。本文将介绍诺尔康人工耳蜗装置的研发背景、产品特点、临床验证及应用前景等,从侧面展现中国人工耳蜗发展的脉络与历程。未来人工耳蜗产品的发展方向是更加小巧、人性化,进一步融合相关领域的新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生物治疗技术的新发现,最终可能实现植入体全植入和听觉通路全覆盖。
- 杨仕明李佳楠
- 人工耳蜗技术的发展
- 2015年
- 人工耳蜗是一种将声音信号加以编码并转换为电流,经电极放电刺激残存听神经末梢,神经冲动沿听神经到大脑听中枢产生与刺激相对应听觉的电子装置。人工耳蜗一般分为体外和体内两部分,体外部分主要包括:①麦克风:拾取声音信号并转化为电流传送到处理器;②处理器:处理收到的声音信号并加以滤波、提取、编码,最终将编好的语码传送到传输线圈;③传输线圈:以射频载波的方式向体内发射语码和电能;④电池和/或电池仓:直接或通过导线与处理器相连,为体外和体内设备提供电能,按佩戴方式不同分为耳背式和体佩式,也分为一次性和充电电池;⑤导线:用于连接麦克风、传输线圈和体佩式电池仓,传入和发送电信号;⑥外磁铁:位于传输线圈中间,与内磁铁隔头皮吸引,起吸附作用。体内部分主要包括:①接收刺激器:通过内天线接收来自体外部分的射频信号并传送到电子包,电子包中有芯片,将语码解码并转化为特殊的电信号;②电极:一般分为蜗内和蜗外电极,依照信号频率不同选取不同的蜗内电极放电刺激残存听神经,蜗外电极对于刺激模式的选择和遥测功能有帮助;③导线:将接收刺激器和电极间连接起来并传送电流;④内磁铁:位于内天线环中间,与外磁铁隔头皮吸引,起吸附作用(图1和图2)。
- 银力
- 关键词:声音信号天线接收信号频率人工耳蜗充电电池刺激器
- 人工耳蜗技术与音乐转换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14年
- 自人工耳蜗问世以来,无数耳聋患者通过这一技术回归有声社会并获得了让人满意的言语交流康复效果。然而,人工耳蜗植人者对音乐的感知却并不如像对言语的感知那么理想。由于音乐被看作是一种语言之外的交流手段,给人提供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并常常附带着人类的情感。
- 毛弈韬聂智樱谢鼎华伍伟景
- 关键词:人工耳蜗技术音乐康复效果言语交流耳聋患者感知
- 人工耳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人工耳蜗是目前唯一能使双耳重度聋患者恢复听觉的有效装置,人工耳蜗技术在近二十年发展迅速,由于这些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患者接受人工耳蜗植人手术,为听力障碍患者的康复带来变革,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 王国宏李明航
- 关键词:人工耳蜗神经性聋电极接收器
- 文献传递
- 人工耳蜗技术报告(Ⅶ):人工耳蜗植入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郗昕翼飞洪梦迪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经济学分析医疗保健资源
- 人工耳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 2007年
- 多导人工耳蜗技术是目前唯一可使双侧极重度耳聋患者进入有声世界的有效手段。课题组秉承"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围绕建立完善的术前评估和术后康复体系,优化手术技术等关键环节,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引起了社会关注并推动了人工耳蜗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 韩德民
- 关键词:人工耳蜗听力筛查
- 人工耳蜗技术报告(Ⅷ):CI技术发展展望被引量:1
- 2007年
- 郗昕翼飞洪梦迪
- 关键词:人工耳蜗CI人工听觉社会层面文化
相关作者
- 韩德民

- 作品数:1,170被引量:10,968H指数:5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变应性鼻炎 鼻窦炎 鼻腔 喉肿瘤 喉癌
- 曹克利

- 作品数:173被引量:70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 耳蜗植入术 电刺激 人工耳蜗植入术
- 李永新

- 作品数:239被引量:890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人工耳蜗植入 人工耳蜗 耳蜗植入术 内耳畸形 植入术后
- 郗昕

- 作品数:185被引量:830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人工耳蜗 言语测听 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 测听
- 洪梦迪

- 作品数:70被引量:36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 耳聋 耳蜗植入 植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