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6篇“ 人口转移“的相关文章
- 中国城镇化与碳排放机制分析及实证研究——基于经济发展、人口转移和城镇扩张视角
- 2024年
- 城镇化与碳排放都是国家关注重点、学界研究热点和政策治理难点。基于经济发展、人口转移和城镇扩张视角,从“产业—人口—土地”多维度分析城镇化与碳排放机制,并综合运用脱钩分析、Kaya-LMDI因素分解和STIRPAT-LSDV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城镇化与碳排放机制。结果发现:(1)产业、人口和土地是城镇化的关键物质要素,其交互演变构成碳排放变化的逻辑起点。经济发展、人口转移和城镇扩张是城镇化与碳排放耦合交互的底层逻辑、重要因素和空间保障。(2)加入WTO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与碳排放耦合关系从弱脱钩转变为增长耦合乃至增长负脱钩。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产业、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逐渐衰竭。(3)1990—2020年,伴随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国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低碳经济结构、人均经济水平、经济规模、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密度、城镇用地规模、城镇用地强度的变动,对碳排放的作用效应分别为1.37亿t、-139.98亿t、-138.61亿t、163.53亿t、223.95亿t、60.41亿t、-25.24亿t、85.66亿t、138.29亿t。(4)2003—2020年,中国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第二三产业占比、城镇人口、城镇建成区面积分别提升1%,碳排放相应增长1.111%、-0.560%、0.771%、0.477%、0.488%,并且城镇化与碳排放交互机制具有时空异质性。研究结果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和“双碳”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
- 陈姜全李效顺李效顺刘希朝李光亮
- 关键词:城镇化碳排放经济发展人口转移
- 基于情景构建的北京市破坏性地震人口转移安置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以“风险评估-震害描述-任务需求-能力分析-应急准备”为技术主线,通过情景构建分析,对未来北京市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特别是后果极为严重的地震巨灾进行情景模拟,并在此基础上从地震灾害受灾人员分布和避难疏散安置需求、规模出发,编制避难转移安置方案,明确震后受灾群众疏散转移指挥与受灾群众安置行动。
- 王慧彦王建飞童彩萍
- 关键词:应急准备
- 顺应人口流动趋势推进农业人口转移
- 2023年
- 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但负增长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庞大的人口总量以及城乡人口的持续流动仍然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支持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应充分把握这一趋势,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突破口,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方典昌
- 关键词:农业人口转移集聚经济人口自然增长率城乡人口人口总量城市化地区
- 县城城镇化视角下推动农业人口转移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 2023年
- 随着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未来一段时间内,县城将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将承担承载我国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任务。鉴于此,本文对县城在承接农业转移人口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县城在承接农业转移人口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提升县城承接农业转移人口能力的建议。
- 胡良兵马晓蕾云振宇
- 关键词:县城城镇化
- 人口转移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影响研究——基于贵州省441份村庄样本的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镇,造成许多村庄“空壳化”。许多学者认为人口迁移对乡村文化振兴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但目前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理论研究推论,尚缺乏经验研究支持。运用贵州省的实地调研数据资料,尝试量化测度人口迁移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影响状况。通过分析发现,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振兴状况差于乡土文化振兴状况;人口迁移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两个维度均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对文化设施的影响更深。原因是人口迁移造成村庄“空壳化”,导致村民对文化设施利用率低;人口迁移对乡土文化的传统文化传承和伦理文化维系两个维度均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更深。原因是传统民间故事的工具性利用价值较低,年轻人普遍不感兴趣。还对这些结论进行一定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 韦琪
- 关键词:人口转移乡土文化公共文化服务
- 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间整体人口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获取根据目标单一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得到的目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然后获取预设的与单视图人口转移量的人口移动方向对应的整体人口转移量计算模型,将获...
- 宋礼郑宇张钧波孙沁田
- 西藏易地搬迁人口转移就业的意愿与能力研究--基于220份微观数据
- 2020年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现阶段主要任务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脱贫攻坚战的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效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实困境。解决了搬迁人口生产生活问题后,...
- 张晰雅
- 关键词:易地搬迁就业能力
- 遵循人口转移规律建设现代宜居农房——远安县农房建设实践
- 2023年
- 远安县农房建设遵循人口转移规律,紧扣农民生活需求,注重农房建设质量和品质,从选址、设计等方面引导农民建设“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风貌协调”的现代宜居农房。同时避免政府大包大揽和管控引导缺位两个极端,通过制定标准、培育工匠等方式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方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探索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山区县现代宜居农房建设路径。
- 汪建华张旭东唐亮童芳媛
- 关键词:城乡关系农房建设风貌
- 我国农业人口转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探讨被引量:2
- 2022年
-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致使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人口转移到城市,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为此,深入总结我国当前农业人口转移的主要特点,探究农业人口转移对农村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合理利用农业人口转移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 杨建花
- 关键词:农村经济
- 农村留守劳动人口转移意愿研究——基于十省流出地的调查被引量:5
- 2021年
- 利用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在10个省份开展的流出地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多层Logit回归分析方法,对留守的农村人口转移能力、转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农村地区具备向城市转移能力的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但留守人群当前转移意愿偏低,且不同城镇化地区呈现差异化的转移意愿模式。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可提升留守人群的转移意愿,但仅在低城镇化模式下效用显著。建议未来加强基于农村流出地的人口流出意愿及行为的监测调查,针对处于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地区,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鼓励农村人口转移政策。
- 齐嘉楠刘鸿雁李伯华于典
- 关键词:土地流转城镇化
相关作者
- 党国英

- 作品数:554被引量:2,179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农民 农村 城乡一体化 土地制度改革 乡村
- 朱宝树

- 作品数:64被引量:49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人口研究所
- 研究主题:城市化 人口 农村人口 人口城市化 城镇化
- 张中华

- 作品数:113被引量:698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地方性知识 城市 传统村落 风景园林 城乡统筹
- 孙海军

- 作品数:30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城乡一体化 城乡统筹 城乡空间 人口转移 生态功能区划
- 张沛

- 作品数:189被引量:954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 乡村 城市规划 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