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70篇“ 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相关文章
原发性肝细胞相关风险评估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5年
肝细胞(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超声结合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传统早筛方式在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存在不足。近年来,基于统计学方法的风险评估模型因具有效能良好、非侵入性和易于推广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的开发和验证。目前,针对慢性病患者、乙型丙型炎患者、硬化患者以及普通群都建立了适应其特点的风险评估模型。该综述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目前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为临床诊疗和科研提供帮助。
张乔盟杨蕊菲冯飞雪张雨馨王战争周嘉迪马艳侠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风险评估模型
影像组学在原发性肝细胞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5年
目的总结影像组学在肝细胞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讨论其未来发展方向、局限性及挑战。方法检索国内外影像组学在肝细胞诊疗中应用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传统的肝细胞影像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能够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从常规影像图像中提取大量眼难以识别或量化的组织生物学信息,将它们转化为可挖掘的高维定性、定量数据,并可单独或结合口统计学、组织生物学、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等其他临床和分子数据,用于解决肝细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分级、治疗方案制定、预后及生存预测等临床问题。目前影像组学仍存在工智能-医学成像联合方法的可解释性不足、缺乏统一的标准、缺乏外部验证等几项问题需要解决。结论影像组学在肝细胞诊疗研究中有不同程度的深入及拓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它为肝细胞患者的诊疗和管理带来更大的获益,为优化医疗决策、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但目前在技术和方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需要克服,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临床试验进行广泛验证和优化。
古丽再那·哈帕尔车凤李倩魏毅黄子星宋彬
关键词:肝细胞癌
不同入路下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的临床对比
2025年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切除术的103例原发性肝细胞患者资料,依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悬吊组(实施绕悬吊前入路,n=53例)与传统组(行传统入路,n=50例)。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功能分级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血浆输注量比较,悬吊组少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1年期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比较,悬吊组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较传统入路,经绕悬吊前入路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可减少术中出血量、血浆输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
李华志曹广刘殿刚张雅静
关键词:肝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HIFU)联合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P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133例P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单纯TACE治疗65例(对照组),HIFU联合TACE治疗68例(联合组)。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处理,疾病缓解率、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肿瘤标志物数据以(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CNCL分期、Child-Pugh分级采用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联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82.4%高于对照组66.2%(P<0.05);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相比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腹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生存时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HIFU联合TACE治疗PLC能提高疾病缓解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肿瘤进展时间,但增加腹痛风险。
常小伟蔡瑜赵志勇张伟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生物标记
原发性肝细胞转化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
肝细胞(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三大症相关死亡原因,每年新发病例约90万例。由于早期HCC临床症状不明显,约70%的患者在首次诊断时已错过切除手术或移植等根治性治疗机会。通常,HCC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原因分为外科手术不可切除和肿瘤学不可切除。前者指肿瘤无法完全切除,或者切除后患者的剩余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不足等。而后者则意味着肿瘤切除带来的生存获益并不优于非手术治疗。
季军黄纪伟
关键词:肝细胞癌
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治疗效果的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胆医院诊治的1 151例原发性肝细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分型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非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共575例)与研究组(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共576例),2组均接受腹腔镜切除术或开放手术治疗。对比2组的生存情况与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研究组生存时间为(2.14±0.23)年,短于对照组的(3.96±1.02)年;研究组1、3、5年生存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高于对照组,谷氨酰转移酶(glutamyl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小板(platelet,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非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的恶性度更高,生存时间更短,预后效果更差。
刘腾曾建兴吕嘉晖
关键词:外科手术治疗血清生化指标生存率预后
老年原发性肝细胞术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分析
2024年
探讨在接受任意手术(切除、移植)治疗后,老年原发性肝细胞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SEER*Stat软件提取SEER数据库中的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病理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且行手术治疗的82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KM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种族、诊断年份、T分期、M分期、肿瘤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种族、诊断年份、T分期、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种族、诊断年份、TNM分期是预测老年肝细胞患者接受任意手术(切除、移植)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常丹丹路宁张明鑫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老年预后
基于TACE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4年
是常见且恶性程度高的症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对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由于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大部分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根治治疗时机。关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治疗的探索从未停歇。近年来,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被纳入原发性肝细胞的标准治疗方案中。随着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推进,各种减轻肝细胞负荷的治疗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如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与TACE的联用,提高了患者的总生存率。本文重点介绍原发性肝细胞研究中,TACE与其他疗法的联用在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的进展,并总结联合治疗中需要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肖正芳郑游冰邓飞燕郑思茜孙宏伟刘妍妍陆骊工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灌注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原发性肝细胞伴盆腔转移转化治疗1例报告
2024年
本文报道了1例原发性肝细胞伴少见盆腔转移患者的诊治经过。该患者首先入组了我院的一项临床研究, 治疗方案为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仑伐替尼联合HX008), 共22个周期。经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明显降低, CT及MRI评估均提示肿瘤显著缩小达部分缓解, 后续顺利完成原发灶及转移灶的同期根治性切除。目前该患者已获得23个月的生存时间, 经复查无复发及远处转移征象。该例患者的诊治经验提示在有效的全身治疗下可能会给晚期患者带来手术切除的机会, 但临床收治这类患者应仔细全面评估。随着全身治疗有效性的提高, 后续采取积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可能会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畅建平徐博文李智宇张业繁毕新宇
关键词:肝细胞癌盆腔转移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根治性手术
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的临床治疗现状与展望被引量:4
2024年
鉴于我国肝细胞的高发率和中晚期的高检出率,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组织的机会,而临床上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进行单一的治疗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且5年生存率低。因此,急需规范的综合治疗手段提高晚期患者的总生存期。通过复习国内外开展的针对中晚期患者治疗的临床实验,发现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株单抗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患者在总生存期、无病进展期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单药纳武力尤单抗和派姆单抗,同时,瑞戈非尼靶向治疗索拉菲尼耐药的患者也取得了更长时间的中位生存期。由于单独应用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不能达到晚期患者无瘤生存的要求,因此介入手术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总治疗时间,且药物不良反应分级更低,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通过对现有临床药物试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在提高患者药物获益率和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许华晨王凤玲谢林虎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相关作者

林文尧
作品数:30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海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原发性肝细胞癌 死亡率 原发性肝癌 队列研究 肝细胞癌
吴继周
作品数:182被引量:555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家族聚集性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 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方蓉蓉
作品数:11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射频消融术 治疗肝癌 射频消融 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
邱福南
作品数:70被引量:265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原发性肝细胞癌 手术治疗 肝切除术 肝肿瘤
陈华
作品数:49被引量:195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肝细胞癌 肿瘤标志物 前列腺癌 NT-PROBNP 氟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