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34篇“ 产业转移与承接“的相关文章
- 地区产业转移与承接能力评价——以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为例被引量:5
- 2023年
- 优化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空间布局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为例,通过计算产业发展梯度系数,分析区际产业梯度转移态势,确定走廊地区适合开放转移的优势产业和需要承接转移的关联产业;通过计算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分析影响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制约因素,选择走廊地区适合产业承接的重点区域。研究发现,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的工业发展整体上具有“两头高中间低”的空间特征,区际产业转移总体呈“由外向内”的发展态势,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产业吸引力、产业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力均呈上升发展趋势,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空间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建议各地区顺应产业梯度转移态势,根据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增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因地制宜编制产业转移承接规划,创新产业转移方式,有序引导产业转移。
- 付晨玉秦尊文
-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承接
- 产业转移集聚承接的空间配置——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例
- 2023年
- 随着产业转移进程的不断深入,产业集聚的优势日益凸显。本文将从社会网络的视角研究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聚承接,利用长三角城市群中26个城市制造业发展2006—2018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该地区的地缘经济联系和产业经济联系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内部联系强度有所下降,地缘经济联系和产业经济联系基本吻合,出现嘉兴、湖州等新兴集聚中心城市和宣城、安庆等省域边缘中介城市。
- 周军兴
- 关键词:社会网络
- 区域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智库丛书 产业转移与承接地集群发展 关系网络演化
- 本书聚焦于第四次产业转移背景下承接地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的发展演化,以“如何促进转移企业与承接地企业互动耦合并实现集群化发展”为核心论题,构建了以“关系-网络-演化”为主线,以“网络-角色、嵌入-耦合、演化-升级”为核心要素...
- 潘少奇作
- 山东省与长江经济带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研究
- 2021年
- 从跨区域产业合作视角,以山东省及长江经济带跨区域产业合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山东省及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产业承接优势及综合竞争能力,并采用产业梯度系数判定各省市的产业比较优势,以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筛选各省市重点承接的产业类型。研究表明:①山东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产业综合承接竞争实力差异明显,从东向西总体上可分为四个梯度层次;②长三角的江苏和浙江优势产业相似性较大;长江中游省市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吸引力较强,上游省市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优势显著;山东省的优势产业数量最多,且半数产业优势显著;③长江中上游省市承接山东省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数量多于长三角,技术密集型产业数量少于长三角;而山东省可承接长江经济带的重点产业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居多。
- 王玉梅丁俊新薛丽君孙海燕
-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承接长江经济带
- 产业转移的承接特征及产业转移的承接力评价:以湖南为例被引量:12
- 2019年
- 针对目前中国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承接产业转移现象,以产业转移承接的典型省份湖南省为例进行剖析。首先,从流入资金、投资的产业类别等多个视角对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特征进行描述,并提出该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对湖南省产业转移承接力进行评价。根据湖南省实际情况,从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两方面对2017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长沙市、常德市和郴州市的产业转移承接力较强,邵阳市、益阳市、永州市和娄底市的产业转移承接力较弱。最后,针对湖南省在产业转移承接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 陈亮贺正楚
-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承接力市场占有率
- 区域产业转移下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自从政府部门提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国内发达地区非常重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产业自主创新,力争尽早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化。区域产业转移要求承接地具备一定的承接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而面对区域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必要针对性的提出提升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为优化升级承接地的承接水平提供新途。
- 黄义晏
- 关键词:产业转移承接地自主创新
- 基于安徽省各地市面板数据的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建立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16个地市在2010-2013年间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度;进而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揭示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承接地承接产业转移会影响政府和企业对人力资本和研发的投入,进而影响其自主创新能力。
- 张海涛侯奇华蒋翠侠
- 关键词:产业转移自主创新能力面板数据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 加快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承接
- 2017年
-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省市在调整、优化和提升自身产业结构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有序推进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加快构建产业合作步伐,重大产业项目合作成果丰硕,但同时,在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 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京津冀产业结构
- 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承接力评估问题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
- 2017年
-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促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发展,树立和落实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概念的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转移必然有承接,河北省作为重要承接地,如何对接北京市产业转移,精准打造承接平台和载体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评估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承接力为研究核心,探讨如何通过发挥河北省各市的承接优势,从而精准打造承接平台和载体,进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针对产业承接和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剖析,由此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其次,衡量了河北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以及分析了产业承接的结果。最后,结合河北省对接北京产业的现实基础以及实证分析结果,对河北省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 张偲张培
-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实证研究——以东中西部为例被引量:7
- 2015年
- 运用工业经济效益指标,评估了东部地区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筛选出应当优先转移的产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目标行业的承接地进行承接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上升,亏损加剧;江苏纺织服装制造业,浙江家具制造业,上海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应当率先转移;中西部各省份应选择性地进行产业承接,重庆对家具制造业具有承接优势,四川在承接专用设备制造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等。
- 罗勇张倩倩
-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能力主成分分析法
相关作者
- 毛广雄

- 作品数:124被引量:60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带 地理信息 欠发达地区 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
- 王喜刚

- 作品数:33被引量:154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企业 战略联盟 民营金融机构 能源回弹效应 融资问题研究
- 胥留德

- 作品数:40被引量:118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欠发达地区 循环经济 经济发展 特色经济 产业结构
- 邓小河

- 作品数:43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市人民政府
- 研究主题:跨国并购 外资利用 利用外资 产业保障体系 引资政策
- 秦尊文

- 作品数:185被引量:699H指数:15
-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长江经济带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城市群 武汉城市圈 长江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