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62篇“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的相关文章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右心室功能损害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右心室心肌损害价值。方法 将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入选者三尖瓣瓣环位移(TAPSE)、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收缩期组织速度(S’)、右心室做功指数(RV-Tei)、三尖瓣E/A值等。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右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6个节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右心室纵向整体心肌应变(RVMyo-GLS)和右心室径向整体心肌应变(RVMyoGRS)参数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RV-Tei高于对照组、TAPSE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22、8.552,P <0.05);观察组RVFAC、S’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和中间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右心室室间隔壁基底段和中间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RVMyo-GLS、RVMyo-GR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1、3.921、6.669、4.223、9.980、9.092,P <0.05)。结论 应用2D-STI技术可在RVFAC下降出现之前发现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和中间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右心室室间隔壁基底段和中间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RVMyo-GLS、RVMyo-GRS的改变,评估右心室功能损害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尤东华李博贾保霞王俊芳
-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心房颤动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左心室分层应变特征
- 2024年
-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分层应变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确诊的CKD患者85例,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三组:CKD 1~2期(n=29)、3~4期(n=20)和5期(n=36)组,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做对照。观察超声常规指标[房室内径、室壁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和二维应变指标[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心内膜层心肌纵向应变(SL-endo)、中间层心肌纵向应变(SL-ave)及心外膜层心肌纵向应变(SL-epi),心内膜层心肌周向应变(SC-endo)、中间层心肌周向应变(SC-ave)及心外膜层心肌周向应变(SC-epi),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GR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KD 1~2期和3~4期组左心结构及LVEF无明显改变,高血压组和CKD 5期组出现左心室重构、舒张功能降低,CKD 5期组出现LVEF值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仅出现心内膜层纵向应变降低,CKD三组左心室各分层纵向应变均降低,且随eGFR降低而加重,CKD 5期组径向应变也降低(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纵向整体和分层应变与eGFR相关(r=0.541~0.559,均P<0.05),而LVEF与纵向及周向应变均相关(r=0.406~0.424,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纵向各层应变与患者肾功能不同分期以及是否出现继发高血压独立相关(β=-0.443~-0.251,均P<0.05),左心室周向各层应变与继发高血压独立相关(β=-0.310~-0.255,均P<0.05)。结论CKD患者左心室应变受损的程度和范围与肾功能分期以及是否继发高血压有关,继发性高血压的出现可能通过累及周向应变从而影响整体收缩泵功能。
- 傅丽云张倩怡阮琴韵黄惠美鄢磊尤子凌苏宏达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慢性肾脏病继发高血压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测GLS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 STI)检测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 选取11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10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检查GL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GLS与LVEF、cTnI、NT-proBNP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LS对心肌损伤的评价价值。结果 观察组GLS绝对值、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患者GLS绝对值与LVEF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cTnI、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心肌损伤患者GLS绝对值[(16.26±2.69)%]低于非心肌损伤患者[(21.78±1.45)%](P<0.001);GLS值诊断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最佳截断点为-20.259,灵敏度为84.15%,特异度为80.00%,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 2D STI技术中的GLS值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尹然吕楠郁丁
-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心肌损伤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纳入病患组,并分成三组,分别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亚组(甲组=30)、高血压无糖尿病亚组(乙组=30)、糖尿病无高血压亚组(丙组=30),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将其设为参照组。均进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对左侧颈总动脉(LCCA)进行测量,分析管壁圆周方向上整体及节段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CAS),通过E-Tracking技术对颈动脉僵硬度系数(β),顺应性(AC)等参数进行测量。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病患组中各组患者LVEDD、IVSD、LVPWD、LVMI及RWT均增高(p<0.05),E峰及E/A比值减低(p均<0.05),各组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患组中各分组患者LCCA的β值、PWVβ较正常组增高,AC减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甲、乙、丙组整体、5~7点、7~9点方向CAS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丙组的CAS下降明显(p<0.05);整体CAS与β、年龄呈负相关,与AC呈正相关。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颈动脉弹性中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将颈动脉弹性的详细情况准确反映出来,早期检测并提出相关干预措施,以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水平,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王雪婷江峰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颈动脉弹性僵硬度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预激综合征患者35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D-STI计算左心室17节段圆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cs-SD)、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ls-SD)、圆周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csr-SD)、纵向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lsr-SD)参数水平值。应用RT-3DE记录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17节段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TC),选取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差的标准差(Tmsv16-SD)、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差的最大时间差(Tmsv16-Dif)、校正后的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标准差(Tmsv16-SD%)、校正后的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最大时间差(Tmsv16-Dif%)进行同步记录分析。结果:①病例组Tcs-SD、Tls-SD、Tcsr-SD、Tlsr-SD均高于对照组(P<0.001)。②病例组LVEDV、LVESV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两组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例组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心肌存在收缩不同步运动,RT-3DE及2D-STI能够对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量化,并且能够对其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进行有效评估。
- 宋焱耿峰王永
-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改善。方法 纳入明确诊断为HFpEF早期且中医辨证为气化不利证见水饮内停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苓桂气化方颗粒(每袋27.5 g)口服,每日2次,每次1袋,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6 min walking test, 6MWT)测试,并在步行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心脏功能相关指标检测:患者运动负荷状态下的常规心脏超声参数[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 LA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 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间隔侧及侧壁侧运动速度(e′)、计算平均E/e′],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获取左室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和心外膜下层整体纵向心肌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计算整体纵向应变跨壁阶差(△GLS=GLSendo-GLSepi)。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6MWT、E、间隔侧e′、侧壁侧e′、GLSendo及△GLS有显著差异(P<0.01),GLSmid、GLSepi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6MWT、E、间隔侧e′、侧壁侧e′、GLSendo有显著差异(P<0.01),GLSmid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6MWT、E、间隔侧e′、GLSendo有统计学差异(P<0.05),△GLS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苓桂气化方可以增加HFpEF早期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更敏感地检测HFpEF早期左室功能的改变,尤其是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值的改变,揭示苓桂气化方是治疗HFpEF早期潜在的有效中药方剂,同时也表明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是评价HFpEF早期心功能改善的可靠方法。
- 李知轩石玉姣刘春秋杨晨光乔文博董国菊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首位致死性疾病,早期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探讨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在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诊断中的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者,均做冠状动脉造影、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并同时观察牛眼图的颜色变化的61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按照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管腔或大分支狭窄程度分为三组,低于50%的为对照组,介于50%~70%的为低危组,大于70%的为高危组,比较三组常规超声参数,左室GLS及牛眼图的颜色变化对诊断室壁运动正常的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价值。结果:常规超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GLS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眼图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颜色变浅。结论:在室壁运动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中,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较敏感地发现心肌缺血,左室GLS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降低,该技术可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新的诊断手段。
- 陈博
-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冠状动脉超声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甲型流感相关心肌炎患儿左室功能评估中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评估甲型流感相关心肌炎患儿左室功能和室壁运动障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甲流相关心肌炎患儿作为病例组,门诊正常体检患儿3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功能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心肌炎患儿年龄、体表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CK-MB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心率、血hsTnI指标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的比值(E/E’)以及左室整体收缩期应变峰值(GLP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PS与LVEF呈显著的正相关,与IVSd呈显著的负相关,但与LVIDd、E/A、E/E’以及血hsTnI、CK-MB及心电指标相关性不明显。GLPS诊断小儿甲流相关心肌炎的最佳阈值为-19.9%。结论2 D-STE的左室长轴应变可较准确反映甲流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炎患儿的左室功能变化,可作为甲流相关心肌炎的早期诊断、随访及预后评估的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实用新手段。
- 陈晔朱善良杨世伟陈俊花立春唐颖
-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心肌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无心肌梗死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患者的右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E)评价有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但不合并心肌梗死的病人右心室功能初期变化。方法:随机采集30例行健康检查的体检者设为对照组(A组)。另选取本院已行冠状动脉造影且结果显示为冠状动脉三支血管发生病变的患者60例,根据其三支血管的狭窄程度分为两组,32例狭窄率为50%~<75%划入B组。28例狭窄率≥75%划入C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常规超声得到三尖瓣环平面收缩位移(TAPSE)、收缩期峰值速度(s’)、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e’,a’)、右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容积(RVESV、RVEDV)计算得到右室射血分数(RVEF);利用2D-STE获得右室收缩期整体应变(GS)、收缩期、舒张早晚期应变率(SRs、SRe、SRa)。利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受检者GS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A组相比,B组e’、e’/a’减小(P<0.05),而s’、E/A、FAC、TAPSE、LVEF及RVEF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A、B两组相比,C组RVEF、LVEF、E/A、e’、e’/a’、s’、FAC及TAPSE均减低(均P<0.05)。2D-STE参数:与A组相比,B、C两组GS、SRe、SRa、S、SRs均减低,且C组各参数较B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B、C组GS与血清NT-pro BNP有较强的负相关关联性(r=-0.91,r=-0.64,P<0.05)。结论:2D-STE是评估无心肌梗死型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患者的右心室早期功能改变的可行方法。
- 王一凡李祯张思然马乐礼广森
- 关键词:冠心病超声心动描记术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合并左前降支重度狭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估冠心病(CHD)合并左前降支重度狭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肌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左前降支重度狭窄,有支架植入适应证并成功实施择期PCI术的CHD患者33例为观察组,于术前、术后3~5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2D-STI检查。选取同期3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各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心脏常规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左心室壁分为17个节段,采用aCMQ软件进行应变分析,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以及左前降支供血的6个节段包括前壁基底段(BA)、前壁中间段(MA)、前壁心尖段(AA)、前间隔基底段(BAS)、前间隔中间段(MAS)、间隔心尖段(AS)的节段纵向应变及节段圆周应变。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CI术前LVEF、GLS绝对值、GCS绝对值及BA、MA、AA、BAS、MAS、AS的纵向应变、圆周应变绝对值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3~5 d上述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均高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除LVEF外,上述指标观察组仍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CI术后6个节段各时间点的纵向应变、圆周应变绝对值均值与LVEF之间正相关(r=0.482、0.474,P<0.01)。结论2D-STI技术可敏感和准确地评价CHD合并左前降支重度狭窄患者PCI后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心肌收缩力学变化。
- 王业兵李春梅
-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相关作者
- 谢明星

- 作品数:1,297被引量:2,935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心动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超声
- 任卫东

- 作品数:590被引量:2,119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诊断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 马春燕

- 作品数:390被引量:1,06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斑点追踪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 心室功能
- 陈金玲

- 作品数:462被引量:923H指数:1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应变率成像 心肌梗死
- 郭瑞强

- 作品数:739被引量:2,091H指数:1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