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3篇“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的相关文章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促进磷脂酶A_(2)受体表达加重足细胞焦亡的机制
2023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诱导足细胞膜上M型磷脂酶A_(2)受体(PLA_(2)R)表达增加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中足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转染HBx基因至人肾脏足细胞内的方法模拟HBV-GN发病过程,并将足细胞分为以下8组:正常对照+分泌型磷脂酶A_(2)-ⅠB(sPLA_(2)-ⅠB)组、空白质粒+sPLA_(2)-ⅠB组、HBx组、HBx+sPLA_(2)-ⅠB组、HBx+sPLA_(2)-ⅠB+PLA_(2)R对照siRNA组、HBx+sPLA_(2)-ⅠB+PLA_(2)R-siRNA组、HBx+sPLA_(2)-ⅠB+ROS对照siRNA组及HBx+sPLA_(2)-ⅠB+ROS-siRNA组。电镜下观察足细胞形态,荧光显微镜下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足细胞膜上PLA_(2)R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足细胞焦亡率及活性氧(ROS)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测定PLA_(2)R、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8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体外转染HBx质粒后足细胞膜上M型PLA_(2)R表达增加(4.07±0.41比1.01±0.17,P<0.001),电镜及胱天蛋白酶荧光染料抑制物/碘化丙啶(FLICA/PI)双染细胞焦亡检测提示过表达的PLA_(2)R与其配体sPLA_(2)-ⅠB结合后足细胞损伤加重,焦亡程度增加(20.22%±0.36%比7.86%±0.28%,P<0.001),且PLA_(2)R过表达时ROS(4324515±222764比12920±46,P<0.001)、NLRP3(48.30±2.73比1.00±0.11,P<0.001)、ASC(4.02±0.84比1.01±0.15,P<0.001)、caspase-1(3.99±0.42比1.00±0.11,P<0.001)、IL-1β(9.08±0.75比1.00±0.09,P<0.001)及IL-18(19.20±0.70比1.00±0.02,P<0.001)表达水平增加。相反,加入PLA_(2)R-siRNA或ROS-siRNA敲低相关物质表达后,足细胞损伤减轻,焦亡程度下降,下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LRP3、ASC、caspase-1、IL-1β及IL-18基因表达均减少(均P<0.01)。结论HBx可能通过上调PLA_(2)R靶向ROS-NLRP3信号通路促进HBV-GN中足细胞焦亡。
冯墨宣安茜余亚妮陈月琪杨小倩李保爽蒋伟
关键词: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介导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足细胞焦亡的机制研究
目的: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是我国主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之一,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表达可能在HBV-GN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足细胞焦亡是HBV-GN重要的病理变化之一,...
余亚妮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微RNAS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促进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导致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之一。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在真核细胞内介导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降解。近年来研究发现,UPS在HBV感染及相关肝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靶向HBV X蛋白(HBV X protein,HBx)干预HBV感染或HBV相关肝癌的进展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对HBx通过UPS促进HBV感染和肝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皮雨博陈彦猛唐霓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BX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通过下调微RNA⁃223靶向NLRP3炎症小体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足细胞焦亡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微RNA(microRNA,miRNA)⁃223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X蛋白(HBV X protein,HBx)诱导的HBV相关性肾炎(HBV⁃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足细胞焦亡中的潜在功能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人肾足细胞中过表达HBx基因来模拟HBV⁃GN的发病机制。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焦亡相关蛋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223的下游靶标;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焦亡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足细胞损伤标志物Desmin和Nephrin的表达;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足细胞细胞核的形态和数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Caspase⁃1活性。将足细胞分为以下9组: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空质粒组(转染空质粒)、HBx过表达组(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HBx过表达+miRNA⁃223 mimic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和miRNA⁃223模拟物)、HBx过表达+miRNA⁃223 inhibitor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和miRNA⁃223抑制剂)、HBx过表达+miRNA⁃223 mimic+NLRP3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miRNA⁃223模拟物和NLRP3过表达质粒)、HBx过表达+miRNA⁃223 mimic+NLRP3 siRNA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miRNA⁃223模拟物和NLRP3 siRNA)、HBx过表达+miRNA⁃223 inhibitor+NLRP3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miRNA⁃223抑制剂和NLRP3过表达质粒)、HBx过表达+miRNA⁃223 inhibitor+NLRP3 siRNA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miRNA⁃223抑制剂和NLRP3 si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Bx过表达组miRNA⁃223表达较低(P<0.05)。TUNEL染色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敲低NLRP3减弱HBx过表达引起的足细胞损伤和焦亡(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
余亚妮陈月琪李保爽杨小倩冯墨宣蒋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微RNAS足细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过表达对肝癌细胞脂代谢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通路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X(HBX)蛋白过表达对肝癌细胞脂代谢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EBPα/SREBP-1)通路的影响。方法用HBX过表达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油红O染色检测肝癌细胞中脂滴堆积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C/EBPa、SREBP-1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的表达水平;CCK-8法、油红O染色和Westernblot检测C/EBPa在过表达对HBX调节人肝癌细胞脂代谢和增殖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和t检验分析。结果HBX表达增加显著促进人肝癌细胞脂质堆积(P<0.05),且增加脂质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C/EBPα(0.15比0.38,t=1.351,P<0.05)和SREBP的表达水平(0.25比0.29,t=1.252,P<0.05)。C/EBPα过表达进一步加强了HBX对人肝癌细胞C/EBPα/(0.22比0.39,t=1.343,P<0.05)、SREBP-1(0.19比0.36,t=1.481,P<0.05)和FASN的表达(0.24比0.42,t=1.422,P<0.05)。结论HBX和C/EBPα相互作用,并通过影响下游基因SREBP-1的表达,从而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脂质生成。
吴海俊程国平李辉华邓海山张永涛
关键词:能量代谢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蛋白质磷酸酶4催化亚基调控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水平及生物学功能
2023年
目的探讨蛋白质磷酸酶4催化亚基(protein phosphatase 4 catalytic subunit,PP4C)对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在蛋白质水平的调控及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癌提供潜在治疗靶点。方法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tation,Co-IP)与GST pull-down试验验证HBx与PP4C在体内与体外的相互作用。采用Lipofectamine 3000试剂转染PP4C过表达真核质粒检测PP4C对HBx蛋白质水平的影响,并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酮亚胺(cycloheximide,CHX)处理过表达PP4C的肝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Bx半衰期变化。磷酸化试验检测PP4C对HBx磷酸化水平的影响。CCK8增殖、细胞划痕、Matrigel侵袭小室试验检测PP4C对HBx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果Co-IP与GST pull-down试验证实HBx与PP4C在肝癌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在体外也存在相互作用。肝癌细胞中过表达PP4C可提高HBx蛋白水平,并明显延长HBx半衰期。磷酸化试验证实在肝癌细胞中过表达PP4C可降低HBx丝氨酸磷酸化水平。PP4C过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但是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论HBx与PP4C的相互作用可提高HBx稳定性,最终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其机制与PP4C降低HBx丝氨酸磷酸化水平有关。本研究为发现HBx致病新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PP4C和HBx蛋白相互作用为靶标,有望为HB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有益思路。
王秋然郑艺俐吴天民陈媛媛廖文君张璐林旭吴琼陈婉南
关键词:HBX去磷酸化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增强人血管生成因子bFGF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
2023年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对人血管生成因子bFGF基因转录的激活作用并确定其作用于bFGF基因启动子的区域,分析HBx激活bFGF基因转录可能的分子机制,为揭示HBx促进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方法运用高保真DNA聚合酶从人肝癌HepG2细胞cDNA文库中扩增出bFGF基因启动子DNA序列;从含完整HBV DNA序列的表达载体中扩增HBx编码序列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 CDNA3-FLAG中,将HBx表达载体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中,裂解细胞进行蛋白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检测HBx蛋白的表达;将HBx表达载体和含bFGF基因启动子不同区段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共转染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检测HBx对bFGF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在肝癌细胞中HBx过表达对ER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了HBx并使其在肝癌细胞中得到表达;成功克隆了bFGF基因启动子2.2 kb、1.4 kb、720 bp和360 bp的区段;在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G2细胞中HBx的表达能升高bFGF基因启动子的活性,且对上述4个区段的活性均增加约5倍;HBx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强bFGF基因启动子的活性;HBx高表达在肝癌HepG2细胞中不能升高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论HBx能够激活bFGF基因启动子的活性,这种激活作用位于HBx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60 bp片段内,HBx促进bFGF基因转录不依赖于ERK1/2的磷酸化作用,提示HBx可能通过其它信号通路作用于bFGF基因的转录过程。
马叶女朱文琦李波侯俊卞成蓉刘妍孙杰鲍春梅张浩李伯安
关键词:肝癌发生血管生成因子HBXBFGF
泛素特异性肽酶22调控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水平及功能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肽酶22(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22,USP22)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相互作用对HBx蛋白水平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GST pull-down、免疫共沉淀以及激光共聚焦试验检测HBx与USP22的相互作用。瞬时转染USP22真核表达质粒或干扰USP22表达的siRNA,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中HB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CHX)、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carbobenzoxy-Leu-Leu-leucinal,MG132)分别处理转染后的细胞,检测HBx蛋白的降解速率。进一步通过细胞内泛素化试验检测USP22对HBx泛素化的影响,明确USP22影响HBx蛋白稳定性的具体机制。最后,以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平板克隆试验检测USP22对HBx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果USP22与HBx存在相互作用。USP22显著增加HBx蛋白稳定性,并通过去除HBx的泛素化抑制HBx通过蛋白酶体降解,进而增强HBx的生物学功能。结论USP22抑制HBx通过泛素依赖-蛋白酶体途径降解,增强HBx蛋白稳定性并促进HBx功能。
周世颖吴琼张翼张璐林旭陈婉南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泛素蛋白酶体蛋白降解
含MPN结构域蛋白(MPND)通过上调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水平影响其功能
2022年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在生成后即被快速降解,但目前影响HBx稳定性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课题组前期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与HBx具有相互作用的去泛素化酶(Deubiqutinases,DUBs),含MPN结构域蛋白(MPN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MPND)为筛选获得的蛋白之一。本研究首先采用免疫共沉淀和激光共聚焦实验验证HBx与MPND的相互作用,并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进一步分析两者相互作用的区域。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PND的肝癌细胞中HBx蛋白水平的变化。以蛋白合成抑制剂环己酮亚胺(Cycloheximide,CHX)或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细胞,检测MPND对HBx蛋白半衰期及降解途径的影响。通过泛素化实验分析MPND对HBx泛素化水平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PND对HBx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PND与HBx在肝癌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且HBx的26~50和81~120位氨基酸与MPND的272~362位氨基酸介导HBx与MPND的结合;过表达MPND的肝癌细胞中,HBx蛋白水平显著增高,HBx的半衰期明显延长,且蛋白酶体抑制剂处理后,MPND对HBx蛋白降解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但HBx泛素化水平没有变化;共表达MPND与HBx的肝癌细胞中,MPND通过上调HBx蛋白水平,进而促进了HBx对NF-κB启动子的反式激活作用,且进一步抑制克隆形成。本研究表明,MPND通过泛素非依赖-蛋白酶体途径抑制HBx降解,从而增加HBx蛋白水平,调控HBx功能,可能参与HBV致病机制,以此蛋白相互作用为靶标,将为HB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有益思路。
张翼吴琼施佳健张璐林旭林旭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蛋白酶体蛋白降解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上调环加氧酶2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高表达与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但HBx发挥促癌作用的机制并不清楚。环加氧酶2(Cyclooxygenase,COX2)具有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功能,乙肝相关肝癌中COX2的表达增加且与HBx呈正相关,提示上调COX2可能是HBx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为了阐明HBx是否通过上调COX2促进肝癌细胞增殖,本实验培养了肝癌HepG2细胞并分为对照组、转染pcDNA3.1-HBx质粒的HBx组、转染NC siRNA的si-NC组、转染NC siRNA及pcDNA3.1-HBx质粒的si-NC+HBx组、转染COX2 siRNA及pcDNA3.1-HBx质粒的si-COX2+HBx组。检测细胞增殖活力OD_(490nm)的水平,COX2、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量,前列腺素E2(英文名,PGE2)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HBx组的OD_(490nm)水平,细胞中COX2、BCL2、Survivin的表达量,培养基中PGE2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i-COX2+HBx组的OD_(490nm)水平,细胞中COX2、BCL2、Survivin的表达量,培养基中PGE2的含量均低于si-NC+HBx组。以上结果表明,HBx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部分由上调COX2表达所介导。本实验阐明了上调COX2在HBx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这为今后研究HBx发挥促癌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元顺女朴美花金丹

相关作者

成军
作品数:1,429被引量:5,859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反式激活基因 肝炎病毒 克隆
刘妍
作品数:609被引量:1,585H指数:2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反式激活 反式激活基因 克隆
王建军
作品数:173被引量:51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反式激活基因 克隆化研究 反式调节基因
陈孝平
作品数:766被引量:5,308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肝癌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肝细胞癌 原发性肝癌
纪冬
作品数:225被引量:88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反式激活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反式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