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7篇“ 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相关文章
WT1基因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及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WT1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1p13,在80%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高表达,是AML预后不良的分子标志,可作为AML预后评估和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的有效指标。由于WT1在AML中均有异常高表达,故认为是一种AML抗原,可作为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新靶点。一些小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以WT1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是有效的、安全的,这些免疫治疗可作为那些有高危复发风险及初始标准化疗失败的AML患者的辅助治疗。本文就近几年WT1与AML的预后及有关以WT1为靶点的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阳洁陈宏
关键词:WT1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以WT1为靶点的恶性肿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恶性肿瘤的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相关的抗原靶点,设计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定向杀灭肿瘤细胞的方法。成肾细胞瘤1(nephroblastoma or Wilm's tumor 1,WT1)是2009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评估所得的最佳恶性肿瘤抗原。目前,国际上已有多个以WT1为靶点的恶性肿瘤的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项目进入了临床转化研究阶段,主要包括多肽疫苗、DC疫苗和T细胞产品三类,其中galinpepimut-S、WT4869、Vaccell等疫苗均能使恶性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大大延长,同时安全性良好。因此以WT1为靶点的恶性肿瘤的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有前景的发展方向。本文从WT1多肽疫苗、DC疫苗及T细胞产品三个方面介绍近年来国内外临床转化研究的进展。
陈虹宇刘春燕宋婷婷
关键词: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WT1靶点多肽疫苗
恶性黑色素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冷冻后瘤苗回植联合免疫佐剂及生物制剂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免疫生物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经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不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I期肢端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分别采用冷冻后瘤苗回植联合免疫佐剂及生物制剂治疗(观察组)(28例)与常规手术切除联合生物制剂治疗(对照组)(17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并评价3年总生存期及无瘤生存期。结果: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位生存时间29个月,手术联合生物制剂治疗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P<0.05)。治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CD4,CD4/CD8较手术联合生物制剂治疗明显升高(P均<0.05)。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3年总生存期(91.3%)及无瘤生存期(87.5%);高于手术联合生物制剂治疗的71.3%及54.7%(P均<0.05)。结论:冷冻后瘤苗回植联合免疫佐剂及生物制剂的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在临床I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较手术联合生物制剂治疗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常东民张勇陈德强朱琨李康党诚学
关键词:免疫疗法佐剂免疫
人结肠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方法:50例进展期结肠癌病人术后,以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辅助主动免疫治疗。术后第4周开始免疫接种,治疗分4次接种,每次间隔7-10天;每次接种4个部位,以邻近淋巴结为佳...
姚德茂陈武科潘承恩
关键词:人结肠癌细胞免疫自体肿瘤疫苗特异性反应免疫治疗
文献传递
进展期肿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进展期肿瘤患者术后第4周开始以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免疫接种共4次,每次间隔7-10 d;接种前3 d及第4次接种后1周,采集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以流式细胞分析术/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测定CD8+-IFN-γ+、CD8+-IL-10+细胞及CD4+-INF-γ+、CD4+-IL-10+细胞;用自体肿瘤抗原做皮肤迟发型过敏试验(DTH),48 h后测量红斑、硬结大小(mm)。对DTH反应部位皮肤活检,用免疫组化染色了解局部细胞免疫反应。结果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后表现为:①CD8+-IFN-γ+阳性细胞由(3.90±1.42)%升至(7.12±2.15)%;CD4+-INF-γ+阳性细胞由(4.19±1.50)%升至(7.20±2.29)%(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对自体肿瘤抗原的特异性DTH反应明显增强(P<0.01);③DTH反应部位CD8+T细胞、CD4+T细胞浸润明显增多;④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自体肿瘤细胞疫苗免疫后,可改善肿瘤患者细胞介导的抗瘤免疫反应;自体肿瘤疫苗可激发患者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姚德茂潘承恩李瑞祥白东晓李永利
关键词:进展期肿瘤细胞免疫自体肿瘤疫苗特异性反应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人结肠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初步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50例进展期结肠癌病人术后,以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辅助主动免疫治疗。术后第4周开始免疫接种(共4次,每次间隔7~10天);接种前3天及第4次接种后1周,采集外周血。采集血清监测血清IFN-γ IL-10水平;用PPD及自体肿瘤抗原做皮肤迟发型过敏试验(DTH),48小时后测量红斑、硬结大小(mm);对DTH反应部位皮肤活检,用免疫组化染色,了解局部免疫活性细胞浸润;临床随访。结果: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升高,由(6.01±2.30)pg/ml升至(12.98±4.65)pg/ml;而IL-10水平由(19.80±10.15)pg/ml降至(8.92±4.60)pg/m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病人对自体肿瘤抗原的特异性DTH反应明显增强(P〈0.01);DTH反应部位,CD8^+T细胞、CD4^+T细胞及DC细胞浸润明显增多;病人耐受性良好,无溃疡等严重副作用发生;随访结果显示:术后辅助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可延长结肠癌病人的无瘤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结论:自体肿瘤疫苗可激发病人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可改善肿瘤病人的抗瘤免疫反应;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杀灭残留癌细胞、抗转移及复发有重要作用。
姚德茂陈武科潘承恩
关键词:人结肠癌细胞免疫自体肿瘤疫苗特异性反应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胶质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新进展
2005年
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虽手术、放疗、化疗技术已有很大的进步,但其预后仍无改善。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免疫学的发展,胶质瘤的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策略如树突状细胞(DC)疫苗、热休克蛋白(HSP)、通过交叉免疫反应打破肿瘤诱导的免疫耐受的分子疫苗以及B7、IFN-γ、GM-CSF等前炎性免疫基因治疗等已引起人们极大的注意并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围绕这几方面作一综述。
郑树法康德智
关键词: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恶性胶质瘤分子疫苗化疗技术免疫基因治疗热休克蛋白
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疫苗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400例肿瘤患者术后采用自体肿瘤疫苗辅助主动免疫治疗。术后第5天开始接种(共5次,每次间隔2~3天);治疗前3天及5次免疫治疗(1疗程)后1周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FACS检测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同时采集血清,检测血清中IL2、IFNγ水平。结果应用自体肿瘤疫苗治疗1疗程后,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明显增加,CD8和NK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患者血清中IL2、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患者耐受性良好,无溃疡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体肿瘤疫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机制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
王东李增鹏肖华亮向德兵王阁
关键词:恶性肿瘤癌症疫苗免疫疗法
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结肠癌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方法  2 0例结肠癌患者术后 ,以自体肿瘤疫苗行主动免疫治疗。术后第 4周开始免疫接种 (共 4次 ,每次间隔 7~ 10天 ) ;接种前 3天及 4次接种后 1周 ,采集外周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测定CD+ 8-IFN -γ+ ,CD+ 8-IL - 10 + ,细胞比例及CD+ 4 -IFN -γ+ 、CD+ 4-IL - 10 + 细胞比例 ;同时采集血清检测血清IFN -γ、IL - 10水平 ;用自体肿瘤抗原做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试验 ,4 8小时后测量红斑、硬结大小 (mm) ;临床随访。结果 自体疫苗治疗后 :血清IFN -γ水平升高 ,由 (6 .2 9± 1.96 )pg/ml升至 (10 .94± 3.2 1) pg/ml;而IL - 10水平由 (2 1.91± 10 .19)pg/ml降至(10 .84± 6 .0 1) pg/ml。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D+ 8-IFN -γ+ 双阳性细胞比例由 (4.0 2± 1.13) %升至 (8.81± 2 .90 ) % ;CD+ 4 -IFN -γ+ 双阳性细胞比例由 (4.19± 1.10 ) %升至 (6 .99± 1.87)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前后患者对自体肿瘤抗原的特异性DTH反应明显增强 (P <0 .0 1)。患者耐受性良好 ,无溃疡等严重副作用发生。 11例无瘤生存时间为 36~ 4 8个月 (仍健在 ) ;6例无瘤生存时间为 11~ 14个月 (仍健在 ) ;3例生存 2 4~ 2 6个月 (死于肝转移 )。
姚德茂许康玲张亚玲李瑞祥马茂孟宪魁王一理孟绍菁
关键词: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结肠癌细胞免疫功能特异性反应
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进展期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方法 15例进展期肿瘤患者术后,以自体肿瘤疫苗辅助主动免疫治疗。术后第4周开始免疫接种(共4次,每次间隔7~10 d);接种前3 d及4次接种后1周,采集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测定CD8+-IFN-γ+,CD8+-IL-10+细胞比例及CD4+-IFN-γ+、CD4+-IL-10+细胞比例;同时采集血清检测血清IFN-γ、IL-10水平。结果 自体疫苗治疗后:①血清IFN-γ水平升高,由(6.08±2.79)pg/ml升至(12.31±5.42)pg/ml;而IL-10水平由(26.14±14.01)pg/ml降至(7.21±3.01)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CD8+-IFN-γ+双阳性细胞比例由(2.61±1.01)%升至(5.96±2.17)%;CD4+-IFN-γ+双阳性细胞比例由(3.25±1.52)%升至(6.20±3.87)%,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患者耐受性良好,无溃疡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④临床随访10~26个月,15例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①自体肿瘤疫苗可激发患者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②自体疫苗可改善患者的抗瘤免疫反应;③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杀灭残留癌细胞、抗转移及复发有重要作用。
姚德茂艾润莲李瑞祥朱兆喜王一理司履生潘承恩
关键词:自体肿瘤疫苗免疫治疗IFN-ΓIL-10肿瘤

相关作者

姚德茂
作品数:43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进展期肿瘤 自体肿瘤疫苗 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 特异性反应
潘承恩
作品数:175被引量:1,042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肝癌 白藜芦醇 肝移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胆管狭窄
王一理
作品数:223被引量:756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疫苗 瘤苗 肿瘤 进展期肿瘤 原位杂交
张亚玲
作品数:8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自体肿瘤疫苗 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进展期肿瘤 细胞免疫 特异性反应
李瑞祥
作品数:19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自体肿瘤疫苗 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老年人 细胞免疫 特异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