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6篇“ 中国革命道路“的相关文章
- 本土价值重塑:土地革命前期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与超越
- 2024年
- 用哲学方法从事实与价值角度解读土地革命前期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拓展了对中国共产党创业伟大艰辛的认识维度和深度。土地革命前期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是典型的原生性“中国式”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当时中国革命的本土事实与苏俄革命及指导中国革命的苏式价值规约在国家条件、政治条件、阶级条件上都无法完全耦合。在绝大多数革命先驱者尚未认清这个原生性“中国式”问题的破局在于对所完全依赖的苏式价值规约进行符合中华民族需要的本土价值重塑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首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依托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突破苏式价值规约,逐步对中国革命进行本土价值重塑,实现了对原生性“中国式”问题的创造性超越,走出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国道路。
- 李永乐
- 《布尔塞维克》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 2024年
- 《布尔塞维克》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创办的首份中央机关刊物,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深刻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粉碎社会各界对国民党的幻想,从而使广大革命群众不致误入歧途,背离正确的革命道路;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阐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介绍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经验以及批判“改组派”“人权派”“托陈取消派”等的各种错误思想,为革命道路的开辟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三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分析中国的国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中国革命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策略等诸多重大问题,最终推动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 唐燕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性质
- 论青年毛泽东游学实践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被引量:1
- 2024年
- 调查研究是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体现,是作出正确决策前的基础工作。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曾进行多次游学,在游学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助其探清革命的现状、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通过切实体会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了解其生活状况和困境,认清工农群众是中国革命最主要的依靠力量,为革命道路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人才保障;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推动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革命道路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 崔发展胡卜什
- 关键词:青年毛泽东
- 湘江战役对中国革命道路选择影响研究
- 湘江战役是决定党和红军能否延续革命的生死战,也是长征路上第一次最令人恻动的悲壮史诗,是一次伟大的理想战、革命战、人民战。以史为鉴,回顾湘江战役后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科学评析湘江战役与党和红军选择正确中国革命道路...
- 伍炜
- 关键词:湘江战役红军中国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
- 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杰出贡献被引量:1
- 2023年
-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经历了三次转变,即从领导民众运动到领导武装斗争、从领导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到“上山”开展农村武装斗争、从农村武装斗争到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由此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在开辟这一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对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杰出贡献。从学术上进一步研究毛泽东在开辟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的杰出贡献,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需要阐明,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找到这条道路;毛泽东是如何找到“农村包围城市”这一独特革命道路的;“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概念是如何提出的;这一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有几种提法及如何界定其内涵。
- 李君如
-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革命道路
- 沿着中国革命道路不断前进
- 2023年
- 中国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实事求是,不断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探索出来的。沿着这条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未来必将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 周崇圣
- 关键词: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
- “三建合一”的中国革命道路
- 2023年
- 近十年来,我一直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给研究生开设“中国革命与毛泽东农村调查”选修课,带领学生精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前半部分(土地革命时期)和《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并结合《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对历史细节的描述,推动学生重返中央苏区的历史情境,以增进他们对根据地建设的感知与认识。
- 吴重庆
- 关键词:根据地建设革命史
- 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以毛泽东成为“党外民主人士”为观察视角
- 2023年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初创时期,1928年3月,毛泽东曾被“开除党籍”,湘赣边界出现过“被敌占领者一个多月”的“三月失败”。从毛泽东成为“党外民主人士”的个人特殊经历视角与边界割据局面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可见,二者有着内在的关联性,都是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革命新道路过程中遭受挫折的生动体现。大革命失败后,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起点,毛泽东坚持从实际出发,放弃攻打大城市计划,前往边界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却受到“左”倾盲动错误的干扰和束缚,对毛泽东本人和边界武装割据局面都造成困难的境地,但在受到错误处分和指责时,毛泽东以坚定革命意志、革命的独创精神,勇于在实践中坚持追求真理,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是代表了中国革命新方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在早期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过程中,这种从失败中孕育新机的高超领导艺术,挽救了中国革命,凸显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张志强
-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革命新道路
- 论中国革命道路形成的三重逻辑被引量:1
- 2022年
- 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成功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雪洗了近代以来的百年耻辱,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当下外临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内有历史虚无主义抬头,面对此双重压力,明晰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对我们来说很有必要。从现实、理论、实践三个方面探析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深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并牢牢把握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对新时代的我们继承和发扬伟大革命精神、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导向。
- 李文轩陈益元
- 关键词:中国革命道路
- 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看毛泽东初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被引量:1
- 2022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了一条中国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产物。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体现了革命初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分析和考量。其体现了在考察过程中,毛泽东坚持的实践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以及群众原则,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则。毛泽东将农民视为中国革命重要力量,强调农村建立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农村大革命在报告出版后迅速高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蓄积了力量。
- 向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
相关作者
- 盖军

- 作品数:18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 研究主题:左倾错误 周恩来 中国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白区工作
- 黄允升

- 作品数:10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研究主题:毛泽东 中国革命道路 历史地位 纪实文学 描写
- 叶福林

- 作品数:66被引量:20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东固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学习教育 苏区 红军
- 石仲泉

- 作品数:506被引量:1,25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 杨超

- 作品数:11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共四川省委
- 研究主题:毛泽东 周恩来 工农武装割据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