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8篇“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的相关文章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
- 青海省地震局
- 关键词:活动断层断裂带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秀沟盆地段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地貌特征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秀沟盆地是发育在东昆仑走滑断裂带上的一级拉分盆地,位于该断裂带西大滩-东大滩段与托索湖段的左阶连接部位。本研究通过解译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并结合野外高精度实时差分GPS(RTK-GPS)测量数据,对秀沟盆地第四纪构造活动及其地貌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沿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秀沟盆地段发育了晚第四纪地表地震破裂带、次级走滑拉分盆地、错断阶地陡坎、错断冲积扇等典型走滑构造地貌特征。其中秀沟盆地东北部发现约50km长,而且保存完好的地表地震破裂带,很可能是1902年秀沟盆地东北部M7.0级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在破裂带的长度上,它与1963年发生在其东部阿拉克湖段的M7.0所产生的40km长的地震地表破裂带相近。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解译结果表明,冲积扇上发育的河流T3阶地与T4阶地之间发生了90m左右的水平断错累积位移,根据同一海拔高度沉积物的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年代测定资料得出的T3和T4阶地的形成年龄分别是6276±262a和8126±346a,估算出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秀沟盆地段全新世以来的平均走滑速率为12.9±2.9mm/a。此外,遥感影像解析和野外测量指示晚第四纪冲积扇发生的累积错断距离为2970±30m,根据这些推测冲积扇形成年代约为297±19kaB.P.,由此估算出秀沟盆地段晚更新世以来的长期平均走滑速率为10.1±0.8mm/a。两者结果接近,表明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秀沟盆地段晚第四纪以来有比较一致的走滑速率。
- 杨顺虎付碧宏时丕龙
- 关键词:晚第四纪走滑速率东昆仑活动断裂带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库赛湖段破裂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 2012年
- 2001年11月14日,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带库赛湖段发生了MS8.1地震。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在地质史上具有高速左旋滑动的特征,特别是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库赛湖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达(14.8±2.8)mm/a。库赛湖断裂不同的滑动速率可能会对其未来发生的运动行为产生影响,为此文中研究了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库赛湖段不同滑动速率和不同断裂面初始摩擦系数对断裂破裂行为的影响,建立了库赛湖断裂段对应的速度和状态依赖摩擦定律控制的单自由度弹簧滑块模型。为得到合理的模型参数,模拟中采用了断裂位错模型,考察了相关古地震研究资料、历史地震资料以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模拟库赛湖断裂段在不同滑动速率下未来6ka的破裂行为,发现断裂滑动速率快可使地震复发周期缩短,滑动速率慢会使地震复发周期延长。例如,若断裂以现今平均14mm/a的初始滑动速率运动时,地震复发周期为2.1ka;若以18mm/a的初始滑动速率运动,其对应地震复发周期为1~1.5ka;而滑动速率为8mm/a时地震复发周期为2.1~2.5ka,但断裂滑动速率对地震发生时断裂错动的位移和错动速度没有规律性影响;断裂面初始摩擦系数的大小对地震复发周期有影响,初始摩擦系数较大可能会使地震周期减小,初始摩擦系数小可能会使地震复发周期增加;同时,断裂面初始摩擦系数较小可能会使地震发生时断裂错动的位移和错动速度变大。
- 白玉柱徐杰周庆周本刚
- 关键词:地震复发周期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西大滩段断层气(Rn,CO_2)的释放特征被引量:9
- 2007年
- 通过在东昆仑活动断裂带西大滩段进行断层气测试,首次获取了该断裂带中Rn和CO2的释放量。在2004年开挖的2~3m深的探槽内,氡浓度可达20732Bq.m-3,氡发射率可达433mBq.m-2.s-1,远高于在地表的氡浓度505~2380Bq.m-3与氡发射率7~28.19mBq.m-2.s-1(地表氡发射率均值为14.7mBq.m-2.s-1,与世界平均值相当)。从而我们推断该断裂具有从上部第四系覆盖物到深部花岗岩之间的良好连通性。在地表CO2的析出率平均值为18.9g.m-2.d-1,与通常的背景值相当,在探槽中和距离断层1km的地方没有明显的空间变化,但是在断层北侧3km处的一个近乎直立的千枚岩小山上,CO2的析出率却很高,为421g.m-2.d-1,同时该处氡的发射率也高,达503mBq.m-2.s-1,因此,有必要在该断裂附近进行长期监测。
- 李陈侠徐锡伟F PerrierP Richon陈桂华Y KlingerJ-M NocquetC Romieu张晓清常振广
- 关键词:断层气氡气CO2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强震地表破裂分段特征被引量:15
- 2006年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内部一条长度达到1000km以上的活动断裂带。在近100年期间,沿该断裂带曾发生过4次MS7.0以上地震。最新一次强震是2001年昆仑山口MS8.1地震。本文综合前人资料,通过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展布、活动速率、历史强震及古地震地表破裂带展布,讨论了该断裂带的强震破裂分段特征、强震破裂端点障碍体的稳定性,强调了从断裂带演化过程认识断裂带的几何展布与现今强震地表破裂分段的异同,并讨论了该断裂带未来的强震破裂危险地段。
- 江娃利谢新生
- 关键词:强震地表破裂带东昆仑活动断裂带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玛曲段活动特征及其东延被引量:31
- 2005年
- 东昆仑活动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重要的NWW向边界断裂。通过野外观测和遥感解译,发现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玛曲段主要由玛曲、迭部-武都和迭山-舟曲3条左阶斜列的活动断裂组成。该断裂带晚第四纪的活动性非常强烈,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左旋走滑运动速率达(10.15±0.34)mm/a,与该断裂带在西大滩、东大滩、花石峡和玛沁等地的运动速率基本相同,说明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延伸到玛曲段并没有逐渐消亡,而是继续向东延伸,最终与秦岭南缘活动断裂相接。
- 马寅生施炜张岳桥杨农张春山张会平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晚更新世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强震地表破裂分段特征(摘要)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内部一条长度达到上千公里的活动断裂带。该断裂带构成青藏亚板块内部秦祁昆块体和可可西里-巴彦喀拉块体之间的边界。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 有关中国大陆板内运动状况及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强烈的晚第四纪变...
- 江娃利谢新生
- 关键词: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地震地表破裂带
- 文献传递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东段古地震活动特征被引量:26
- 2005年
- 东昆仑活动断裂托索湖-玛曲以东肯定那一带,可据阿尼玛卿玛积峰为界再分为花石峡段和玛沁段两个在几何上不连续的段落.两段在表征断层全新世活动特征的古地震事件方面有明显差异,花石峡段的地震活动性明显高于玛沁段的地震活动性.古地震研究表明,花石峡段上3次强震活动相邻两次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分别约为500 a和640 a,玛沁段上最近两次古地震事件间大致有1 000 a左右的时间间隔.根据断层平均滑动速率计算的花石峡段7.5级地震的平均复发间隔为411~608 a,相对应的同震平均水平位错约为(5.75±0.57)m.虽然玛沁段的地震活动性较弱,但由于该段上最近一次地震事件离现在较为久远,已经积累的应变能应该使我们对其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分析有足够重视.
- 李春峰贺群禄赵国光
- 关键词:古地震地震复发间隔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东段全新世滑动速率研究被引量:21
- 2004年
- 文中通过对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托索湖至玛曲段的实际野外测量,获得了该段上的1组断裂位错实测数据和14C及TL测年样品。通过室内分析研究,发现大体以阿尼玛卿山玛积主峰为界,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托索湖至玛曲段可再分为花石峡段和玛沁段2个在几何上不连续的段落,花石峡段的全新世水平滑动速率(115±11)mm/a明显高于玛沁段(70±06)mm/a。此外,由于断裂而引起的断裂两侧的差异垂直隆升速率,花石峡段自4kaBP以来约为(21±03)mm/a,玛沁段自10kaBP以来约为055mm/a。这种差异垂直隆升速率的明显变化,一方面反映了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不同段落上活动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了研究区内全新世以来的快速隆升。
- 李春峰贺群禄赵国光
- 关键词: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断错地貌河流阶地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大地震之间的弹性应力触发研究被引量:19
- 2003年
- 1937年以来沿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带发生了5个MS≥7的地震:1937年MS7.5花石峡地震,1963年MS7.1都兰地震,1973年MS7.3玛尼地震,1997年MW7.5玛尼地震和2001年MW7.8昆仑山口西地震.研究了大地震之间的应力转移和断层相互作用,计算了弹性半空间介质中地震断层错动在后续地震破裂面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前面4个地震均造成后续地震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有利于后续地震的发生.昆仑山口西地震之后应力变化场的计算表明东昆仑断裂中段的东大滩-西大滩段的库仑破裂应力显著增加,变化值达0.006~0.02MPa,预示着这一地区地震危险性的增加.
- 万永革沈正康甘卫军齐福荣
- 关键词:东昆仑断裂带应力触发
相关作者
- 徐锡伟

- 作品数:386被引量:6,137H指数:50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汶川地震 M 地震地表破裂带 滑坡
- 江娃利

- 作品数:69被引量:527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探槽 全新世 古地震 地表破裂带
- 时丕龙

- 作品数:16被引量:29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研究主题:晚新生代 构造地貌 晚第四纪 断裂带 大地震
- 李陈侠

- 作品数:36被引量:9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陕西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东昆仑断裂带 断裂带东段 晚第四纪 汶川MS8.0地震 地震
- 万永革

- 作品数:356被引量:1,715H指数:28
-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震源机制解 地震 震源机制 应力场 构造应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