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篇“ 不同龄级“的相关文章
- 不同龄级迷迭香生长指标及精油组分的比较
- 2024年
- 【目的】为迷迭香的科学采收、定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3、5、7年生迷迭香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龄级迷迭香的叶长、叶宽、叶厚、叶干质量、叶鲜质量、叶含水率、新梢长度等生长指标的差异,以及含精油率、精油主要成分及其含量等经济性状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了迷迭香生长指标与精油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龄级迷迭香的生长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整体表现为3年生迷迭香相比其他龄级具有一定的优异性。在4个龄级中,3年生迷迭香的鲜质量、干质量均为最高,较其余龄级分别高出20.80%~77.00%、53.47%~120.00%;但其含水率最低,较其余龄级低8.13%~9.06%。各龄级内新梢长度差异均较大,且偏差有随其龄级增高而增大的趋势。迷迭香含精油率随其生长年限增长均有极显著提高,2、3、5、7年生迷迭香含精油率为0.48%~1.54%。精油成分种类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增多,3、5、7年生迷迭香精油分别有47、53、64种成分,主要成分含量(峰面积占比大于1)先增加后下降,在3、5、7年生迷迭香精油中主要成分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90.92%、92.51%、91.20%,3、5、7年生迷迭香精油具有α-蒎烯、莰烯等18种共有主要成分。3年生迷迭香精油独有主要成分为(+)-2-冰片酮。【结论】不同龄级迷迭香的生长指标及精油成分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及相关性,以其生长指标等为监测依据筛选适宜收获期,有利于迷迭香定向利用。
- 邓黎明谷战英卢雨析罗彪李扬冯楠可熊荟璇缪嘉健
- 关键词:迷迭香不同龄级精油含量精油成分
- 不同龄级及林分密度天山云杉的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 2024年
- 为了探究天山北麓不同龄级及林分密度天山云杉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在各层次(植被层、枯落物层、土壤层)分配格局的变化,分别选择天山北麓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3种龄级下的低密度(300~500株·hm^(-2))、中密度(500~600株·hm^(-2))、高密度(600~800株·hm^(-2))3种林分密度共9种天山云杉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天山云杉天然林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天山云杉天然林乔木层组分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在中龄林和近熟林中,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升高,而在成熟林中则随林分密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天山云杉天然林草本层与枯落物层中,枯落物层组分生物量为主要分配,占74.46%~99.45%;草本层组分生物量仅占0.55%~25.54%。天山云杉天然林的植被碳储量在中龄林中,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升高,而在近熟林、成熟林中则随林分密度增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天山云杉天然林各林分中,土壤碳储量随龄级和林分密度的增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生态系统碳储量在中龄高密度林最高(570.65 t·hm^(-2)),而在中龄低密度林最低(287.21 t·hm^(-2))。天山云杉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为:土壤层碳储量占比最高,为49.74%~72.92%,其次是乔木层碳储量占30.22%~49.54%,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的碳储量占比仅为0.32%~2.28%。土壤层是天山云杉天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天山云杉天然林生态系统在生长过程中能显著地积累有机碳,中龄高密度林有助于生物量及碳含量的积累,近熟林、成熟林的高密度林应进行适量的间伐,提高林分的固碳能力。
- 万胜张虎国易杭于婷
- 关键词:天山云杉天然林龄级林分密度碳储量
- 施氮对不同龄级油松针叶氮磷化学计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缺氮地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养分在树体内的重吸收、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揭示各指标随油松龄级变化的规律及对梯度氮添加的响应差异。【方法】试验在山西省朔州市金沙滩林场进行,选择Ⅱ~Ⅴ龄级油松人工林,每个林下设置5个施氮梯度:0、5、10、15、20 g/m^(2),分别模拟对照以及低、适宜、中高、高氮水平。在生长盛期(7月),采集表层土壤和当年新生枝条上的成熟针叶样品,测定碳、氮、磷含量,计算化学计量比,分析油松氮、磷重吸收效率(NRE、PRE)、氮磷养分利用效率(NNUE、PNUE)和氮磷内稳态指数(HN、HP)。【结果】土壤全氮含量影响着各龄级油松新生叶全碳(TC)、全氮(TN)含量及碳氮比(C/N)、碳磷比(C/P),峰值或谷值均出现在土壤全氮含量为0.8~1.0 g/kg范围内。各龄级油松新生叶氮磷比(N/P)随龄级升高呈增加趋势,叶片全磷(TP)含量与土壤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各龄级油松新生叶NRE随土壤全氮含量增加而下降,NNUE则随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PRE较为稳定,但Ⅴ龄级油松PRE随土壤全氮含量的升高变化较为明显;PNUE随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缓慢减小。各龄级油松内稳态指数(H)拟合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P<0.10),且HN均>4,呈稳定状态,除Ⅴ龄级油松HP值为0.999,处于敏态,其余各龄级HP值多在1.951附近浮动,处于弱稳态。【结论】Ⅱ龄级油松对土壤氮含量的变化反应敏感,而较高林龄的油松磷含量变化更显著。各龄级油松氮内稳态指数均大于4,处于稳态,充足的氮养分可以巩固油松氮的稳定性。Ⅲ、Ⅳ龄级油松调节体内营养再吸收利用的能力较强,氮、磷内稳性均较高,而Ⅱ龄级油松对氮的强吸收能力降低了磷的稳定性,Ⅴ龄级油松对磷的再吸收和利用能力较低,Ⅱ、Ⅴ龄级油松磷内稳态指数呈现弱稳态和敏态。�
- 王睿陈姣姣姚建忠强波李玉松张芸香郭晋平
- 关键词:油松龄级
- 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肉实树种群不同龄级的空间格局与关联性
- 2024年
- 为掌握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肉实树种群的发展动态,以妹仔田1 hm2动态检测样地内的肉实树个体的空间分布坐标点图为基础,并依据肉实树的龄级结构分布(幼苗、幼树、中树、成树),采用Ripley G函数对种群的分布格局及种内关联展开分析。结果显示,(1)肉实树的龄级结构为单峰型分布。(2)幼苗和成树为随机分布,幼树和中树在小尺度上为聚集分布,在大尺度为随机分布。(3)幼苗和幼树、中树、成树为空间不相关,幼树、中树、成树三者在小尺度上为空间正相关,大尺度上为空间不相关。这些发现说明,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空间格局受到尺度效应、竞争作用、生境异质性、Jazen-Connell效应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 陈善栋李武峥廖南燕苏宏新潘韦虎蔡中伦
- 关键词:龄级
- 毛乌素沙地不同龄级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枝叶功能性状对干旱的响应被引量:2
- 2024年
- 探究荒漠植物枝叶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龄级差异,可以为理解由降水模式变化所引起的极端干旱下荒漠植物适应性和预测荒漠植被演替趋势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荒漠地区典型沙生植物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降水控制试验,设置4个降雨梯度(自然降雨量和30%、50%、70%降雨量)模拟黑沙蒿轻度、中度、极端干旱的生长环境;以形态学特征为龄级划分依据,对不同龄级黑沙蒿主要的枝叶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黑沙蒿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减少小枝叶片数量、增大小枝横截面积、减短小枝长度、增大胡伯尔值等多种功能性状的调节以响应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2)不同龄级植株在枝叶功能性状中具有天然的差异性,高龄级黑沙蒿的叶片厚度、小枝叶片总面积、叶片数量、小枝长度、小枝横截面积等功能性状均显著高于低龄级个体。(3)不同龄级黑沙蒿在应对降水变化时具有差异响应,低龄级黑沙蒿在逆境中主要调节比叶面积、小枝叶片总面积、出叶强度功能性状。随着龄级的增加,黑沙蒿主要调节的功能性状为胡伯尔值,通过提升小枝向叶片供水的潜力增加其抗旱能力。
- 张建玲于明含孙慧媛何莹莹张富崇
- 关键词:龄级比叶面积
- 不同龄级瑞香狼毒影响微尺度高寒草甸群落结构被引量:2
- 2024年
- 通过样圆法群落调查探究不同龄级狼毒对微尺度草地群落结构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狼毒能显著降低微尺度草地的群落盖度、群落加权平均高度、植物密度和地上生物量等指标,且影响程度随着狼毒龄级的增加而增大。(2)狼毒显著改变了草地的群落结构,降低了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优势度,增加了杂草植物的优势度,随着狼毒龄级的增加,杂草的优势度逐渐增加。(3)狼毒的生长增加了退化草地物种多样性,但当狼毒龄级达到Ⅴ龄时,草地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4)随着狼毒龄级的增加,土壤全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整体呈显著下降趋势,而碳磷比和氮磷比呈显著上升趋势。总之,狼毒对微尺度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有显著影响,且与龄级有关,建议在修复狼毒型退化草地时,应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尤其在狼毒龄级达到Ⅴ龄之前,采取围栏封育、施氮肥和补播豆科优良牧草等措施,加强退化草地的生态修复。
- 朱文琰杨畅许明圆王娅琳徐世晓孙平
- 关键词:高寒草甸狼毒
- 陇东黄土高原优势植物不同龄级株丛数量性状及养分特征被引量:1
- 2023年
- 研究草地植物种群数量特征,可揭示其对环境和放牧干扰的适应性机制,以往龄级水平草地植物种群数量性状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以2种放牧年限下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优势植物(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和茵陈蒿)为对象,通过对不同龄级下3种植物株丛数量性状及养分特征的定量分析,探究植物种群龄级划分方法,明晰放牧下植物种群数量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3种植物数量性状在轮牧第6和11年间整体变化小。2)放牧年限对各龄级植物种群株丛特征影响为茵陈蒿<长芒草和达乌里胡枝子,2种轮牧年份下3种植物株丛特征均随龄级增加呈增加趋势;达乌里胡枝子冠幅和基径及长芒草冠幅、基径和分糵数均为幼龄期<其他龄级。3)长芒草磷(P)含量为幼龄期<成年期和老年前期+老年期,达乌里胡枝子和茵陈蒿则与之相反;3种植物粗蛋白(CP)含量为老年前期+老年期<幼龄期和成年期,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则与之相反;各龄级磷(P)、钙(Ca)、钾(K)和镁(Mg)含量为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和茵陈蒿。研究表明,依据3种植物株丛分蘖或分枝特征及“空心化”程度,可有效划分其龄级;轮牧下3种植物数量性状具有较高稳定性,放牧年限对植物株丛特性的影响受龄级调控。
- 张成霞瓦勒塔牟晓明常生华
- 关键词: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龄级
- 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龄级马尾松林土壤抗蚀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龄级马尾松林下土壤抗蚀性,筛选表征喀斯特地区马尾松林土壤的最适抗蚀指标,为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选择不同龄级(幼龄林(SY)、中龄林(SZ)、成熟林(SC))的马尾松林,测定了不同龄级马尾松林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团聚体组含量、机械组成和土壤抗蚀性指标,最后选取有机质含量、抗蚀指数、团聚体破坏率、团聚状况、团聚度、分散率、分散系数、湿筛平均重量直径、湿筛平均几何直径、体积质量、干筛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毛管持水量13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各龄级马尾松林土壤的最优抗蚀指标和综合抗蚀指数。【结果】(1)不同龄级马尾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由大到小排序为成熟林(94.49 g/kg)>中龄林(63.78 g/kg)>幼龄林(55.29 g/kg)。(2)马尾松林土壤湿筛平均重量直径、团聚状况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表现为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3)主成分分析发现,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抗蚀指数、团聚度、团聚状况和湿筛平均重量直径为最适抗蚀指标。(4)不同龄级马尾松林综合抗蚀指数表现为成熟林(8.04)>中龄林(-0.29)>幼龄林(-7.75)。【结论】筛选出了表征喀斯特地区马尾松林土壤抗蚀性的最适指标。随着喀斯特地区马尾松林龄的增加,土壤有机质、湿筛平均重量直径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增大,团聚状况得到改善,土壤抗蚀性增强。
- 张军谢旭姣韦小茶李青王济张帅
- 关键词:马尾松林土壤抗蚀性喀斯特地区
- 江西瑞金不同龄级毛竹生物量回归模型
- 2022年
- 以江西瑞金林区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龄级毛竹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龄级毛竹生长特性的差异影响其生物量分配,毛竹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表现为竹秆(56.91%)>竹蔸(15.96%)>竹根(10.48%)>竹枝(9.53%)>竹叶(7.12%)。毛竹各器官生物量之间及其与胸径和秆高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建立了基于立竹胸径和高度的各龄级毛竹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
- 孔凡利钟清平余林况小宝黄思远卢玉生李怡高芳
- 关键词:毛竹龄级生物量胸径竹高
- 凋落物添加对不同龄级杉木林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树种凋落物组合添加对各龄级杉木林土壤养分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为南方杉木纯林营造混交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西分宜不同龄级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树种凋落物组合添加处理,研究其在杉木不同发育阶段对土壤有机碳(SOC)、氮(N)、磷(P)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生物量氮(MBN)、生物量磷(MBP)的影响。【结果】无论添加何种凋落物都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但添加不同类型凋落物的提升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混合凋落物添加组和近熟林协同效应表现最优,相较于对照组其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全磷分别提升36.8%及69.1%,同时混合凋落物添加组与幼龄林协同效应也表现较好,相较于对照组土壤全氮提升了40.4%,阔叶树种凋落物添加组与幼龄林协同效应显著提高了土壤的N︰P,表明阔叶树种凋落物的输入显著改善了林地土壤中的养分比例。混合凋落物添加组处理的幼龄林土壤显著提高了MBN及MBP(分别提升了23.4%和23.9%),在近熟林中显著提升土壤MBN(提升了12.9%),而在幼龄林中显著降低了土壤MBN/MBP,微生物磷限制的情况得到缓解。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关系紧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生物量氮及微生物量磷均与土壤中有效养分呈正相关,与土壤碳氮磷计量比呈负相关。【结论】在杉木人工林中可以通过引种阔叶树种方式来改善地力。在杉木纯林中引种阔叶树种或营造混交林,不仅能增加杉木林地凋落物量,还能输入阔叶树种凋落物,使林地表层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进一步加快土壤碳氮磷循环。
- 沈杨阳白彦峰靳云铎刘园园赵聪颖刘超刘超厉月桥刘儒姜春前张卓文
- 关键词:杉木龄级凋落物
相关作者
- 毕润成

- 作品数:183被引量:1,441H指数:22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翅果油树 物种多样性 森林群落 种间 群落特征
- 余新晓

- 作品数:764被引量:9,354H指数:53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侧柏 森林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
- 苗艳明

- 作品数:52被引量:29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室温磷光 量子点 MN掺杂 翅果油树 室温磷光法
- 赵勇

- 作品数:159被引量:1,324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大气污染 栓皮栎 综合评价 植被恢复 侧柏
- 张金屯

- 作品数:287被引量:6,001H指数:4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物种多样性 植被 黄土高原 植物群落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