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6篇“ 上元古界“的相关文章
- 鄂尔多斯盆地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热演化程度:来自伊利石结晶度及伊蒙混层的指示被引量:1
- 2024年
- 由于缺乏有效的古温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热演化程度一直以来了解十分有限。本文通过对盆地内20余口钻井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开展自生伊利石结晶度和伊蒙混层系统性测试,试图从新的角度分析盆地中-上元古界—奥陶系热演化程度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盆地不同部位伊利石结晶度与深度关系存在明显的差异,整体具有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主要受控于古埋深及古地温梯度。盆地沉积盖层伊利石结晶度普遍大于0.25,未达到绿片岩相浅变质阶段;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伊利石结晶度大于0.42,表明处于成岩演化阶段;寒武系样品结晶度略小于奥陶系,整体处于成岩带中-晚期到极低级变质作用阶段;中元古界伊利石结晶度相对更低,对应热演化程度更高。此外,我们对比了伊利石结晶度和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分别恢复的地层最大古地温结果,两者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这一方法对研究我国古老地层热演化程度具有明显的可行性。
- 范立勇祁凯祁凯刘新社任战利李进步张才利张才利
- 关键词:伊利石结晶度热演化程度
- 徐淮地区古生界与上元古界构造变形对比分析及意义
- 2016年
- 文章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徐淮地区古生界和上元古界构造变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古生界与上元古界变形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古生界以强烈、紧闭或倒转褶皱为主,经统计分析,这些褶皱轴面多向南东倾斜,与此相伴生有一系列由南东向北西逆冲的冲断构造;地层缩短量达40.5%-62.4%。而上元古界的构造变形相对较弱,以宽缓的褶皱为主,断裂活动以顺层滑动和小型脆性断层为主,总体上构成侏罗山式构造组合(其中以隔档式为主要表现形式),经平衡剖面估算,其上元古界变形缩短量为15%左右。研究认为上元古界为强干层,沿其上下层面均产生剪切滑动,受其影响自身沿基底滑脱发育了侏罗山式褶皱构造组合,而沿其上层面的滑动为古生界的的大规模伸展滑覆提供了充要条件。
- 赵光宝刘国生陈俊李梦婵李飞张宏洋
- 关键词:古生界上元古界
- 朝鲜半岛及华北上元古界-古生界沉积序列与碎屑锆石年代学记录及其构造属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通过地层结构、沉积序列与碎屑锆石年代学记录等三方面的成因分析和区域对比,本文进一步探究了中-朝地块新元古代-古生代的构造属性及演化信息。研究指出,朝鲜半岛平南盆地、太白山盆地以及华北地块内部,其地层结构-沉积相序主要以寒武-奥陶系内陆架碳酸盐岩沉积、志留-泥盆系缺失、中上石炭统-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为特征,并具有可对比的1.85Ga、2.5Ga以及1.15Ga、1.6Ga等碎屑锆石年龄峰值。而在临津江带、沃川带以及华北东南缘,则以泥盆-石炭系泥岩/片岩、中基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透镜体)混杂发育为特征,总体显示外陆架沉积环境,且具有可对比的与地层时代接近的最小碎屑锆石年龄,这也是对沉积期较强构造-岩浆活动的反映。综合地层结构、相序、碎屑锆石年龄组成以及聚煤记录,提出朝鲜半岛与华北应属于统一的一级构造单元,即"中-朝板块";但朝鲜半岛西南部及华北东南缘毗邻板块边缘,因此其地层-沉积记录与板内存在差异,简单的一致性模式并不适用。
- 李忠倪玲梅徐建强
- 关键词:地层结构碎屑锆石年龄
- 徐淮地区下古生界-上元古界变形研究及意义
- 本文研究对象属于徐淮弧形构造,其位于华北板块的东南缘,其东部与郯庐断裂带、下扬子板块相接这样一个特殊部位,其研究成果对于正确认识弧形构造的形成机制与演化历史有着一定的科学意义。本文在系统收集和总结前人已有研究成果资料基础...
- 赵光宝
- 关键词:下古生界上元古界
- 华北地区北部中—上元古界泥页岩储层特征及页岩气资源潜力被引量:18
- 2015年
- 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已取得了南方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和中生界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突破,但对于华北地区分布广泛的中—上元古界古老泥页岩,前人对其烃源岩特征开展了较多研究,作为页岩储层研究还是空白.对天津蓟县地区中—上元古界串岭沟组、洪水庄组、下马岭组泥页岩,通过全岩及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压汞、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吸附分析,结合环境扫描电镜(ESEM)及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进行了储层黏土矿物组成、TOC含量、成熟度、孔隙类型特征及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样品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其中石英含量20.3%~52.3%,黏土矿物含量38.4%~54.1%,TOC含量从0 008%~3.440%不等,R.值范围为1.44%~3.01%,样品整体孔隙较发育,孔隙类型主要包括粒间孔及粒间溶孔、有机质边缘孔、粒内孔及粒内溶孔、黏土矿物晶间孔等,3个岩组泥页岩对比分析认为洪水庄组页岩储层最好,其次是下马岭组和串岭沟组.
- 牛露朱如凯王莉森白斌王拓崔金钢
- 关键词:储层特征储层评价
- 华北中—上元古界下马岭组烃源岩分子指纹特征
- 中—上元古界具有最古老而又未变质的沉积层系,其原生油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能源资源领域。华北地区中—晚元古代地层分布广,厚度大,地层时代老,张家口下花园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是我国华北地区从元古界到下古生界海相沉积有机质相对富集的...
- 王作栋梁明亮郑建京李晓斌李中平钱宇
- 关键词:烃源岩GC-MS
- 文献传递
- 华北中—上元古界下马岭组烃源岩分子指纹特征被引量:7
- 2013年
- 中—上元古界具有最古老而又未变质的沉积层系,其原生油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能源资源领域。华北地区中—晚元古代地层分布广,厚度大,地层时代老,张家口下花园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是我国华北地区从元古界到下古生界海相沉积有机质相对富集的沉积层段。为了深入研究下马岭组烃源岩的分子指纹特征,对华北中元古界下马岭组海相低熟灰质泥页岩进行了沥青质抽提、GC-MS分析。样品饱和烃的GC-MS分析数据显示,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为微咸化浅海/滨海相还原环境,母质输入以原核生物为主,演化程度低,未检出甾烷。表明前寒武纪地层是以原核生物为主要有机质物源的沉积岩,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成为好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原生油气资源前景。
- 王作栋梁明亮郑建京李晓斌李中平钱宇
- 关键词:烃源岩GC-MS
- 湘西北地区上元古界—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
- 湘西北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东南缘上扬子台褶带与江南地轴结合部位的武陵褶断带内,寒武纪-三叠纪,湘西北地区总体上是一个继承性的北东高、南西低的古斜坡构造面貌。从油气区带划分上,湘西北地区是我国南方下古生界海相地层油气勘探远景...
- 焦鹏
- 关键词:油气成藏
- 微生物席成因构造(MISS)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以豫西华北地台南缘中—上元古界为例
- 豫西鲁山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其中-上元古界主要为一套陆源硅质碎屑沉积岩,露头连续,地层发育较全。本研究在汝阳群和洛峪群中发现大量的微生物席成因沉积构造,据Schieber(2004)分类方案可将其分为以下四大类,1)席...
- 李涛
- 关键词:华北地台南缘沉积环境
- 文献传递
- 中、上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成烃演化特征及其对华北地区油气勘探的指示意义
- 自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展大规模油气普查以来,华北地区中、上元古界地层中已发现上百个油苗点,同时确认了化皮和双洞两个古油藏,表明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区曾有过大规模的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与破坏过程(刘宝泉等,2000;王铁...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相关作者
- 陈践发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98被引量:2,745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特征 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天然气 碳同位素
- 王杰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744被引量:3,351H指数:2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金矿床 地震 数值模拟 金矿 第四纪冰川
- 汪东波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52被引量:54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矿床 地球化学 铅锌矿床 铅锌矿 中上元古界
- 李尚林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27被引量:24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研究主题:地质特征 矿产资源 共和国 上三叠统 中侏罗统
- 李欣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北石油管理局
- 研究主题:冀北坳陷 上元古界 油源分析 油苗 烃源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