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4篇“ 《社戏》“的相关文章
社戏
2025年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而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鲁迅丁丁老师
关键词:渔火月色
鲁迅塑造孩子王,方法很蹊跷——《社戏》趣读课堂实录
2025年
第一部分:课前引入,明确主问题。师: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社戏》是名篇。它的体裁是——生:小说。师:对。《社戏》的故事很丰富,来,复习一下——(屏显。)随母归省乡间生活戏前波折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夏夜归航偷豆煮豆戏后余波师:小说故事都是虚构的。迅哥儿这个形象有鲁迅本人的影子,但咱们不能直接说他就是鲁迅。
王君龚燕(整理)尹东(整理)
关键词:《社戏》小说故事课堂实录孩子王
聚焦文本特质,汲取成长力量——评王君《社戏》趣读一课
2025年
语用型文本侧重于语言训练,其教学要在进行语用训练的过程中融合精神价值的渗透。《社戏》趣读一课,王君老师运用聚焦法,将切入点聚焦在鲁迅先生对双喜的语言描写上,开展情境演读活动,咬文嚼字激活语言文字的生命力,打通少年双喜和当代学生少年领袖力气质的融合,为汲取生命成长的精神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成长赋能。
龚燕
关键词:《社戏》
社戏
2024年
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
沈从文
关键词:主意
社戏》课堂进行时
2024年
又一次开始鲁迅小说《社戏》的教学。每每教到《社戏》的时候,总是觉得头疼不已。有人开玩笑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三怕文言文。其实,身为老师,我也很怕鲁迅的文章。鲁迅的文章思想深刻,一些作品还有非常复杂的特定的历史背景,成年人尚且不容易读懂,对于初中生来说,阅读理解的难度就更大了。
王丽娜
关键词:《社戏》周树人鲁迅小说文言文初中生
社戏》心理描写要点解析
2024年
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实践将《社戏》作为仿写对象,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心理描写进行片段写作,这一仿写练习存在一定难度。本文从小说的文体特性入手,归纳总结出《社戏》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的四个要点:有力推动情节发展,注意篇幅详略和角度变化,有机结合其他描写方法,注重锤炼语言,从而为仿写教学提供启示。
李喆
关键词:《社戏》小说心理描写仿写
浅谈《社戏》三组物象的诗意内涵
2024年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在一部叙述作品中,任何物件都总是神奇的。”[1]以此观照鲁迅先生的《社戏》,可以感受到其中“物件”的神奇。《社戏》中有哪些“物件”(也就是物象)呢?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组:“船和河”为核心的一组,“月和村”为核心的一组,“豆和戏”为核心的一组。这三组物象,都不同程度地被鲁迅先生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也就是把这些“物象”不同程度地意象化了。这些物象负载着小说人物的命运、小说的要旨,也负载着这篇诗化小说的深刻意蕴。这三组物象在小说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艺术整体。下面笔者就试着解读这三组物象的诗意内涵。
王在恩
关键词:卡尔维诺诗化小说意象化《社戏》深刻意蕴
社戏》"戏前波折"的叙事艺术探微
2024年
社戏》中鲁迅通过快慢相间的叙事节奏,细腻地描绘了人物的情绪变化;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人物话语方式,增强了故事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叙事中频繁运用否定词不仅丰富了文章的语言层次,更在情感表达和情节发展上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这些叙事策略共同构成了《社戏》"戏前波折"部分的独特魅力,彰显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龚建新
关键词:《社戏》叙事节奏人物话语否定词
鲁迅《社戏》的叙事艺术与潜在主题
2024年
以叙事学视角结合既往解读方式之长,有助于深入探析《社戏》的叙事技艺。《社戏》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我”共同打造的一台意蕴丰富的“好戏”。《社戏》的潜在主题是孤独和寂寞中的回忆,以及对回忆本身的反思。小说创造了一个理智而不失柔情的隐含作者形象。
徐阿兵
关键词:《社戏》叙事学潜在主题隐含作者
重建失乐园——鲁迅《社戏》中的童年书写
2024年
社戏》是鲁迅关于童年书写的文本,贯注着其“救救孩子”的儿童观,主要体现在对于失乐园的重建。通过对比观看京剧和社戏的不同感受,反映儿童独特的感知思维,也以戏台为切入点辛辣剖析了封建社会种种乱象,这是乐园失落的原因。大量童年回忆的描写,打造出真善美的精神家园,作为一种心灵烙印,引起鲁迅时时的反顾,他通过文字留住自由的童真世界,这是重建乐园的思想准备。而鲁镇——平桥村——赵庄三处空间的转换各有其隐喻,其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象征着从纷扰俗世到淳朴乡土到艺术天堂的升华路径,展现出乐园重建后的美好景观,引人遐思。
张乐佳
关键词:《社戏》童年

相关作者

荀泉
作品数:17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社戏》 社戏 解构主义 德里达 精神家园
胡俊国
作品数:26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教育 文学鉴赏 《社戏》 高校 戏曲教育
魏佳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绍兴县实验中学
研究主题:《社戏》 看戏 《看戏》 角色表演 模仿
张炜玮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云大附中
研究主题:《社戏》 分角色朗读 淳朴 长文 《语文》
胡丹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成都七中
研究主题:语文 标题 备课策略 《社戏》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