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篇“ 《厄舍古屋的倒塌》“的相关文章
- 《厄舍古屋的倒塌》:从统一效果论洞悉爱伦·坡的恐怖创作之美
- 2023年
- 爱伦·坡,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短篇小说家和评论家,以其独特的统一效果论闻名。《厄舍古屋的倒塌》是其巧妙地运用统一效果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细致描绘了厄舍家族血脉相通的孪生兄妹与家族世代居住的厄舍古屋共同崩塌的悲剧故事。本文从超现实环境的描写、病态人物的刻画、叙述方式的选择三方面,着重分析统一效果论在这本小说中的实践。
- 孙运佳
- 否定建构的恐怖世界--《厄舍古屋的倒塌》的语料库检索分析
- 2022年
- 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是哥特小说的经典力作,内容充满恐怖气氛。他采用的象征主义和心理描写等独特的创作手法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其恐怖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认知理据却少有人问津。本文试图借助语料库工具Antconc为检索软件用文本世界理论通过“否定”这一前景化的语言形式来探讨这部小说恐怖氛围的认知建构,从而体会爱伦坡哥特式的写作风格。通过检索分析本文认为,否定词的大量使用与读者在这部小说中的恐怖情感体验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从侧面向读者展示了爱伦坡哥特式写作手法的特点。
- 张婉婷
- 关键词:《厄舍古屋的倒塌》认知文体学语料库
- 罗德里克的毁灭——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浅谈《厄舍古屋的倒塌》
- 2020年
-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恐怖小说的经典之作。虽然小说主人公罗德里克的毁灭是外部环境及多种因素导致,但最大的催化剂是人物自身心理的崩塌。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理论及心理防御机制,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小说主人公罗德里克·厄舍的变态心理及精神崩塌的内在原因,进而揭示其毁灭的必然性以及社会意义。
- 袁竞贤
- 关键词:爱伦·坡人格结构理论心理防御机制
- 从修辞情境视域解读《厄舍古屋的倒塌》
- 2018年
- 当代对爱伦·坡作品的研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学者纷纷从文体学、哥特式文学或者心理学等角度研究其经典之作《厄舍古屋的倒塌》。本文则是基于著名修辞学家劳埃德·比彻尔"修辞情境"的理论框架,紧扣"修辞情境"三大要素,从美国修辞情境视域下跨学科解读《厄舍古屋的倒塌》,从不同视野探求这部作品真正打动读者的原因,并让读者从独特角度体会坡式小说之美。同时,本文对深化和拓展爱伦·坡的小说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 许旦儿
- 关键词:《厄舍古屋的倒塌》修辞情境受众
-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解读爱伦·坡的人格结构
- 2018年
- 从二元对立关系角度——理性和非理性在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三个人物(罗德里克和他的妹妹玛德琳,以及叙述者)中的体现,解读爱伦·坡的人格结构在作品中的体现。在这部小说中,罗德里克代表了非理性,是作者人格结构中的"本我";玛德琳代表了理性,是作者人格结构中的"自我";叙述者则是理性和非理性的融合体,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界定,是作者人格结构的"超我"。《厄舍古屋的倒塌》体现了爱伦·坡寻找完整人格结构的过程。
- 张月娥崔林艳
- 关键词:《厄舍古屋的倒塌》人格结构二元对立
- 《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的叙述者
- 叙述者在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中起着重要作用。他对马德琳持有的偏见并对其进行控制;同时他对厄舍施加影响。他对文本进行控制,不断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使小说始终充满恐怖的氛围,直至小说结束。
- 何劲虹
- 关键词:叙述者
- 文献传递
- 《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的叙述者
- 叙述者在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中起着重要作用。他对马德琳持有的偏见并对其进行控制;同时他对厄舍施加影响。他对文本进行控制,不断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使小说始终充满恐怖的氛围,直至小说结束。
- 何劲虹
- 关键词:叙述者
- 《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的哥特式美学
- 2018年
- 《厄舍古屋的倒塌》被认为是埃德加·爱伦坡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美国哥特文学的一部杰作。此外,它更是埃德加·爱伦坡集哥特恐怖与美学于一身的经典体现。本文将从哥特式元素,时间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来探讨这部作品中的哥特式美学。
- 李慧
- 关键词:哥特式美学
- 文体学视角下的《厄舍古屋的倒塌》汉译对比研究
- 文体学被广泛用来进行文学翻译批评,即分析对比原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与译文的文体特征,达到批评和鉴赏翻译的目的。文体学的分析对象十分广泛,包含文学作品的词汇、句法、修辞和语篇等维度的文体特征。 本文以利奇和肖特的文体学理论...
- 范文君
- 关键词:美国小说汉英翻译《厄舍古屋的倒塌》爱伦·坡文体学
- 生死张力下的人性——探析《厄舍古屋的倒塌》
- 2017年
- 文章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理论视角解读《厄舍古屋的倒塌》这部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罗德瑞克人格发展的分析,展现了在主体形成中,理性与疯癫、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同时发生作用。小说作者埃德加·爱伦·坡在当时粗俗的浪漫主义洪流中,独辟蹊径,从被压抑的欲望、疯癫等恶式美视角,重现了人性的复杂,表现了理性与疯癫、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具有一种共存性与聚合性。
- 冯雷
- 关键词:生命本能死亡本能
相关作者
- 何劲虹

- 作品数:34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爱伦·坡 小说 《红楼梦》 《厄舍古屋的倒塌》 景物美
- 罗德琼

- 作品数:21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厄舍古屋的倒塌》 爱伦·坡 酒文化 英语 超自然
- 张丽红

- 作品数:31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
- 研究主题:非英语专业学生 语言模因 《厄舍古屋的倒塌》 爱伦·坡 流行语
- 冯雷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厄舍古屋的倒塌》 生死 生命本能 共存性 小说作者
- 徐丹

- 作品数:66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悲剧 国家主义 人口 罗伯茨 列斐伏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