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46篇“ ^1H-NMR“的相关文章
- 基于1H-NMR、31P-NMR的三苯基膦三间磺酸钠定量分析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该文建立了三苯基膦三间磺酸钠(TPPTS)的核磁氢谱(1H-NMR)、核磁磷谱(31 P-NMR)、定量分析方法。通过1H-NMR、13 C-NMR、31 P-NMR并结合1H-1H COSY、1H-13 C、1H-13 C HMBC对TPPTS的氢原子、碳原子以及磷原子的化学位移进行归属;氢谱定量选用三烷作内标、氘代N,N-二甲基甲酰胺(DMF-D 7)作溶剂,磷谱定量选用KH 2PO 4作内标、氘代水(D 2O-D 2)作溶剂,通过对混合体系中各自旋核纵向弛豫时间(T1)的测定,为弛豫延迟时间(D1)的合理设置提供依据。以上两种方法对体系中TPPTS的定量分析结果分别为(58.72±0.21)%、(58.51±0.21)%,测定结果一致性高、平行性好,且检测过程无需待测组分的标准品,能实现TPPTS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 梁春杰孟庆春徐晓婷柴晓飞董昭苹吕印美王岳华蔡颖辉
- 基于^1H-{1}植物代谢组学技术分析青海产区枸杞子的化学特征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1})植物代谢组学技术比较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其他产区(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枸杞子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收集5个产区共97份枸杞子样本,其中青海61个样本,采用50%甲醇提取,检测^1H-{1}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比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其他产区枸杞子的化学差异性,并对各产区样本的枸杞多糖进行含量测定(以无水葡萄糖计),检测波长490 nm。结果:枸杞子的^1H-{1}图谱共检测到32个化学成分,多元统计分析表明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其他产区样本相比,无明显分离趋势;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宁夏产区相比,以及青海省6个不同地区的枸杞子相比,重叠样品较多,均不能显著分开。相似度结果表明,大多数样品的相似度>0.85;化合物的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除了蔗糖、葡萄糖、脯氨酸等个别代谢物在各产区样本中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代谢物在各产区样品中的含量分布基本一致。青海与其他产区样本中枸杞多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枸杞多糖含量与^1H-{1}指认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相关系数处于-0.2~0.4。结论:采用^1H{1}植物代谢组学技术从整体化学组成上分析了青海产区枸杞子的化学特征,并结合枸杞多糖含量测定,显示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其他产区枸杞子的化学差异较小。建立的基于^1H-{1}的枸杞子质量评价方法可为其质控水平提升及种植产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 赵光跃魏玉海苏姗姗喇红玲严培瑛李彩明李震宇
- 关键词:枸杞子代谢组学
- 基于^1H-{1}的平乐正骨活血灵抗凝血作用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平乐正骨活血灵(简称活血灵)干预创伤性深静脉血栓(DVT)大鼠后的代谢产物,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活血灵组、NF-κB抑制剂(PDTC)组、PDTC+活血灵组,分别编号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A、B组予以蒸馏水灌胃,C组予以阿司匹林灌胃,D组予以活血灵灌胃,E组予以PDTC灌胃,F组为PDTC+活血灵灌胃。灌胃给药第7天,除A组,均予以DVT造模,造模后每日继续予以相应药物灌胃。第14天进行大鼠眼眶取血,采用~1H-NMR技术分析大鼠血液代谢产物。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研究D、E、F组间代谢物差异,筛选DVT治疗的可能代谢物。结果:与D组比较,F组组别代谢差异物为丙氨酸、β-羟丁酸、乙酰肉碱、葡萄糖。与E组比较,F组组别代谢差异产物为β-羟丁酸、乙酰肉碱、葡萄糖、丙氨酸、苯丙氨酸。结论:实验中发现的丙氨酸、β-羟丁酸、乙酰肉碱、葡萄糖、苯丙氨酸可能是活血灵作用于机体后的重要标志物。
- 郭冰郭珈宜范仪铭李峰崔宏勋
- 关键词:代谢组学
- 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比较熏硫和未熏硫白芷的化学成分差异及化学标志物筛选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研究熏硫与未熏硫白芷药材的整体化学成分差异,并筛选可用于两者鉴别的化学标志物。方法:分别以硫熏和未硫熏的白芷药材各16批为检测样品,以氘代甲醇-重水(1∶0.2,V/V)为提取溶剂,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检测两种方法处理的白芷药材中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利用直观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t检验比较二者的化学成分差异,并确定化学标志物。结果:从两种白芷药材中同时检测并鉴定出了包括香豆素类、氨基酸类、糖类在内的19种化学成分。直观分析发现,两种白芷药材的化学成分轮廓相似,但香豆素类和糖类成分的1H-NMR信号强度有较大的差异;PCA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按不同处理方法分成两类;t检验结果显示,白芷熏硫后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01),丙氨酸、亮氨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01),而其余13种成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熏硫和未熏硫白芷药材中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葡萄糖和蔗糖、丙氨酸、亮氨酸6种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作为化学标志物用于市场上熏硫白芷的鉴别。
- 董芸田玫瑰唐荣伟唐玲赵程成张艺范刚
- 关键词:白芷熏硫
- Correction to:Regional Metabolic Patterns of Abnormal Postoperative Behavioral Performance in Aged Mice Assessed by^1H-{1} Dynamic Mapping Method
- 2020年
- Taotao LiuZhengqian LiJindan HeNing YangDengyang HanYue LiXuebi TianHuili LiuAnne ManyandeHongbing XiangFuqiang XuJie WangXiangyang Guo
- 基于^1H-{1}的中西药干预Wilson病铜负荷大鼠肝损伤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中西药对Wilson病(WD)铜负荷大鼠模型肝损伤代谢网络的干预机制。方法 105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7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肝豆灵组、青霉胺组、谷胱甘肽组、SB203580组、SB203580肝豆灵组,按照文献方法复制Wilson病铜负荷大鼠模型,共计12周。从第7周开始,各干预组予以等效剂量相应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直至模型复制结束。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阐述Wilson病肝损伤的肝脏代谢轮廓变化及分析不同治法对其生物标志物的干预作用。结果 WD铜负荷大鼠模型肝脏发生明显纤维化改变,不同方法干预后肝纤维化可不同程度减轻。WD铜负荷大鼠模型肝脏酮体代谢含量升高,肌酸含量下降;青霉胺干预后,谷胱甘肽、天冬氨酸盐、肌酸、氨基酸、缬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嘧啶、嘌呤含量上升;SB203580肝豆灵组,肌酸上升,甲胺下降;谷胱甘肽及SB203580组,谷胱甘肽、缬氨酸、组氨酸、嘧啶、嘌呤含量上升。结论中西医不同干预方法影响WD铜负荷大鼠肝脏组织谷胱甘肽、肌酸、酮体、氨基酸、嘧啶、嘌呤代谢,并有调节以上小分子物质代谢紊乱的作用,进而对WD铜负荷大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 张娟谢道俊鲍远程许晶晶沈桂平韩辉董婷黄晓峰
- 关键词:肝损伤中西药代谢组学
- 金银花和山银花的^1H-{1}指纹图谱鉴别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通过~1H-NMR指纹图谱鉴别金银花与山银花。方法采用质子核磁共振(~1H-NMR)指纹图谱对2种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聚类分析处理相关数据。结果不同产地金银花和山银花的~1H-NMR指纹图谱各自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化学成分稳定,而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高场区(δ0.5~3.0)和糖端基质子区(δ3.0~5.5),并且聚类分析也可将两者区分开。结论1H-NMR指纹图谱可用于金银花和山银花的质量控制。
- 卢凤来王磊颜小捷陈月圆李典鹏
- 关键词:金银花山银花聚类分析
- 基于^1H-{1}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杀青”对连翘化学成分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杀青"对连翘Forsythia suspense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对连翘生品与杀青品的1H-NMR图谱进行分析;将核磁数据导入SMICA-P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寻找二者的差异代谢物;并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分析主要差异代谢物的降解途径。结果共指认24个代谢物,主成分分析(PCA)显示连翘生品与杀青品能明显区分,说明它们的代谢物组成有显著差异。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的S-plot结合变异权重参数(VIP)显示生品与杀青品的化学差异主要涉及10个代谢物,杀青品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C、连翘苷、芦丁、蔗糖的量较高,而生品中连翘环己醇、连翘环己醇苷、连翘环己醇酮、α-葡萄糖、β-葡萄糖的量较高。并推测生品中连翘酯苷A大幅降低的原因在于降解为连翘环己醇。结论从整体代谢物轮廓分析"杀青"对连翘化学组成的影响,证实了传统连翘产地加工"杀青"环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为连翘的活性成分群研究和多指标质量标准建立奠定了基础。
- 贾金萍张福生李震宇马开庆罗辉张立伟
- 关键词:连翘1H-NMR代谢组学杀青连翘酯苷A
- 基于^1H-{1}代谢组学的驴胶补血颗粒补血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乙酰苯肼诱导的溶血性贫血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以及驴胶补血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乙酰苯肼制备大鼠溶血性贫血模型,造模1周后,给药组ig驴胶补血颗粒水溶液(8 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ig等量蒸馏水,每天1次,持续2周。采集大鼠血清进行1H-NMR检测,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血清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脂质、乳酸以及丙酮水平升高,丙氨酸、缬氨酸、肌酐、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氧化三甲胺、甘氨酸以及精氨酸水平下降。给予驴胶补血颗粒后大鼠血清中上述11种内源性差异代谢产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驴胶补血颗粒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能量代谢、脂质代谢、肠菌代谢等代谢途径的调节。
- 刘彩春刘欢谷陟欣秦雪梅田俊生
- 关键词:驴胶补血颗粒溶血性贫血1H-NMR代谢组学
- 基于^1H-{1}的代谢组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后系统生物学中新的、重要的方法,近年来逐步成为了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核磁共振氢谱(1H-NMR)是代谢组学的重要方法,它具有高灵敏度与特异度、样品无损性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应用广泛。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做一综述。
- 阳玉中李佳韦星
- 关键词:代谢组学1H-NMR心血管疾病
相关作者
- 秦雪梅

- 作品数:919被引量:6,395H指数:38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代谢组学 逍遥散 柴胡 抗抑郁 抑郁症
- 李震宇

- 作品数:264被引量:1,349H指数:20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代谢组学 款冬花 代谢组学技术 NMR 指纹图谱
- 王足远

- 作品数:13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
- 研究主题:微观结构 核磁共振氢谱 ^1H-NMR 1H-NMR 橡胶
- 卜少华

- 作品数:23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微观结构 橡胶 核磁共振氢谱 高分子合成材料 橡胶制品
- 黄静

- 作品数:96被引量:44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木犀科 日香桂 核磁共振